-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三章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学习重点:了解中世纪西欧教育的特征和类型;中世纪大学和城市学校的产生和发展;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一般特点;拜占廷和阿拉伯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一、西欧中世纪教育的特征和类型特征:宗教性、等级性类型:1、基督教教育2、世俗教育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堂区学校宫廷学校骑士教育中世纪大学城市学校世俗封建主的教育骑士教育是西欧封建社会集宗教教育与武士教育为一体的一种封建主阶级的特殊教育形式。它通过家庭教育完成,以培养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武士为目的,主要学习内容是“骑士七技”,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骑士教育中注意礼仪、侠义精神等对后世的绅士教育产生深刻影响。11世纪之后,西欧在社会生产力提高、城市兴起和新兴市民阶层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中世纪大学。最早出现在意大利和法国,至14世纪,已遍及欧洲各国。这些大学一般设有文、神、医、法四科。中世纪大学实行自治,有学生或教师组成行会管理学校事务。中世纪大学是近代西方大学的直接渊源,是人类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表现,它的产生打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断,有益于世俗文化的发展,并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奠定了基础。二、拜占廷和阿拉伯教育的特点和及其影响(一)拜占廷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特点:1、直接继承了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教育遗传;2、在满足世俗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展起较为完善的世俗教育体系;3、教会教育体系与世俗教育体系长期并行发展。影响:拜占廷的教育起了保存和传播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作用,对东西欧文化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二)阿拉伯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特点:1、阿拉伯国家实施开明的文教政策,广泛吸取被征服地区的文化教育遗产,积极发展学校教育事业;2、阿拉伯教育具有尊师重教、教育机会较均等、神学与实用课程并存、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和多方筹资办教育等特点。影响:阿拉伯人在文化科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教育的繁荣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在文化教育及文化交流上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一)社会背景(略)(二)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1、人本主义:重视教育培养人的作用2、古典主义:重视古典人文学科3、世俗性: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4、宗教性:教育内容中包括宗教教育5、贵族性:教育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四、宗教改革与新教教育(一)社会背景(略)(二)路德的教育主张1、教育应不分出身贵贱,教育机会均等;2、国家应兴办和控制教育,推行普及义务教育,建立国民教育制度;3、强调家庭教育的作用;4、强调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五、天主教教育天主教的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各种教团来组织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耶酥会。耶酥会学校教育的特点:1、重视教育质量和教学管理工作;2、课程设置上,增加一些人文学科课程,自然科学和体育也受到重视;3、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讲授法,推崇记忆,轻视推理,强调知识的检查与复习。评价:无论新教或旧教,他们都重视教育,兴办了许多学校,增添了一些新课程,这对于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是有益的。但他们办学的主要目的仍是宣传本教派的教义,神学仍占核心地位,这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第四章近代主要教育思想第一节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学习重点:在了解他的生平活动、世界观和教育思想体系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他的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泛智”思想、直观性教学原则、以及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和主张,能够简述他在教育史上的贡献和地位。古代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17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教育家,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人。二、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1、民主主义精神、人道主义和笃信宗教的世界观2、唯物主义感觉论的哲学观3、泛智论一、生平及教育活动重要著作:《大教学论》1632—西方第一本独立形态的教育学《母育学校》1632—世界最早的幼教专著《世界图解》1658—世界第一本儿童看图识字课本所谓“泛智论”,就是将一切有用的知识教给一切人,并使其智慧得到普遍发展的理论。泛智思想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之核心,也是其从事教育活动的宗旨。三、主要教育思想(一)论教育目的和作用教育目的:培养在身体、智慧、德行和信仰几方面和谐发展的人。他高度评价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二)论普及教育他认为一切人都能接受共同的教育。要求让一切儿童,不分贫富、贵贱、男女,不管住在城市或乡村,都应在公立的国语学校里,接受共同的初等教育。1、婴幼儿期(0~6岁):在母育学校接受家庭教育2、童年期(6~12岁):在国语学校接受初步教育3、少年期(12~18岁):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