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pdfVIP

高中语文_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pdf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定风波》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吟诵诗词的技巧,能有感情地朗诵诗词。

2、能抓住关键词,分析体会诗词中寄寓的感情与哲理。

3、学习苏轼旷达的人生态度,体味其诚挚的内心感情。

二、基础知识与文化常识

1、走近作者:

①(虽然)才高八斗。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书法:列“苏黄米蔡”之首(蔡襄、

黄庭坚、米芾)

总之,苏轼学识广博、才华横溢。文、诗、词、书、画,无所不通,

他是一位罕见的通才人物(“古今第一全才”)。

②(但是)仕途坎坷。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

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

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

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

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③(却仍)豁达、开朗。

苏堤(工程师)、东坡肉(美食家)、荔枝(贪吃者)、竹子(心高洁)

杭州西湖有“苏堤春晓”,苏东坡发明了“东坡肉”,曾自言“日啖

荔枝三百颗”,但他更关注精神的需要,曾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

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

2、乌台诗案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

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

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

台狱受审。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即别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

诗案”。“乌台诗案”是元丰二年发生的文字狱,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摘

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

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

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

题。但此事纯属政治迫害。苏轼在牢中受尽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

几近死亡的边缘。后来经多方营救,幸免一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

练副使。1080年正月,身心俱受摧残的苏轼经过长途跋涉,踏进了

黄州的大地。在这块偏僻但风景优美的楚天荆地,贯通儒释道三家思

想的东坡先生,思考宇宙、人生、社会的各种问题,经过一番精神的

炼狱之旅,终于获得了精神上的大解放,心灵进入了一种澄明的境界。

3、写作背景

《定风波》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属于即景生情,

而非因情造景。作者自有这种情怀,遇事便触发了。1082年的春天,

诗人到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沙湖购买田地。元丰五年三月七日,他由几

个朋友陪同去沙湖相田看地。沙湖在黄州城东三十里,时值春天,阴

晴不定,出门时,风和日丽,于是让带着雨具的家僮先行。却不料途

中转阴,进而风雨袭来。大家淋得狼狈,而东坡浑然不觉,从容不迫

地一边吟啸一边慢步前行。不久雨散云收,斜阳复出。此次沙湖之行

就催生了这首《定风波》。本是一场常见的雨,在常人看来已是习以

为常,而深谙宇宙、人生之道的苏轼,却怦然心动,灵感来袭,轻轻

一吟,便成了千古绝唱。

《江城子》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

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

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

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

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

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

王弗26岁时就去世了。这对诗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公元1075年,

苏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日夜,他梦见爱

妻王氏,便写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悼亡词。此时诗

人四十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

4、自主学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同行吟啸一蓑烟雨芒鞋料峭

.....

(2)解释词义

1、吟啸

文档评论(0)

135****71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