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牧民新歌》的演奏技巧与音乐特点 .pdfVIP

管窥《牧民新歌》的演奏技巧与音乐特点 .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龙源期刊网

管窥《牧民新歌》的演奏技巧与音乐特点

作者:王伟舟

来源:《北方音乐》2019年第23期

【摘要】二十世纪中叶以来,涌现出了大量的竹笛演奏家,演奏技法趋于成熟,竹笛作品

的题材也益发广阔、丰富,而简广易,作为刘森风格的传承和发展者,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大量

的演进和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艺术魅力,创作的大量优秀曲目,流传至今,

堪称经典。

本文主要围绕简广易竹笛音乐开展研究,从乐曲谱例、风格特点、演奏技法等方面对文章

进行理论支持,旨在为后来竹笛演奏者的表演实践和传承创新提供可资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竹笛;简广易;风格;技法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

一、新时代竹笛发展概述

竹笛,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距今已有八千多年的发展历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

地成熟和淳厚。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音乐文化和竹笛音乐艺术得到了蓬勃、健康、科学和系

统的发展。七十年来,竹笛音乐事业的发展是党和国家重视、支持和平推动的结果,也是一代

又一代的作曲家、表演者、音乐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不懈努力的结果。迄今,竹笛演奏家可划

分为四个时代。这四代演奏家在风格上各具特色,独具匠心,不仅创作了优秀作品,还在演奏

技术上进行了探索与改进,推动了中国竹笛艺术的发展。笔者将重点研究和分析第二代竹笛演

奏家简广易的竹笛音乐作品。

二、简广易代表作品分析

龙源期刊网

《牧民新歌》,是简广易于1966年创作的笛子独奏作品。这首乐曲是他竹笛艺术生涯中

最经典的作品。乐曲的创作题材来源于内蒙古伊克昭盟民歌,主要描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内蒙

古人民,家庭和睦,一派其乐融融的情景。这首独奏曲也被广大竹笛爱好者及演奏家誉为中国

竹笛十大名曲,成为海内外最受欢迎的乐曲之一。

《牧民新歌》的曲式结构,借鉴了西方的作曲技法,加上前面的引子,全曲为四部曲式,

结构规整。曲式分析如下图:

乐曲共分为四个部分,除去引子,全曲共157小节。全曲布局衔接紧凑,层次分明,最吸

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速度。速度随着曲子进行,越来越快,情绪逐渐高涨,在全曲最后达到了

高潮,这一速度变化的特色也是全曲的点睛之笔。

引子部分是共有六个乐句的散板乐段,有三次短暂的离调即羽调-角调-商调-徵调-羽调。

乐曲以E调或者D调笛演奏居多,E调略显明亮,D调则较为浑厚。引子以打音和叠音开

始,将人们带到宁静辽阔、绿意盎然的草原。

后半部分旋律基本保持平稳,通过笛子吹奏一句无伴奏清吹的旋律,与前面伴奏旋律衬托

形成鲜明对比,最后随着主音6的再次出现,伴奏部分通过富于旋律性的织体为之后的慢板进

行铺垫,速度提升,整体的律动和伴奏音型向慢板靠拢。

在技巧方面,多次出现了颤音技巧,不同于其他独奏曲的二度颤音,简广易在这首乐曲创

作中大量运用三度颤音,准确把握了内蒙地区的风格特点,内蒙地区民歌是以三度音为主要基

调,进行展开与创作。本段出现多处上波音、颤音的记号,皆用三度颤音来演奏。强弱记号、

延长音记号贯穿整个引子部分,由于内蒙古民歌的音乐特色是长调,长调旋律悠长,气息延绵

不断,旋律极富装饰性,引子中所吹奏出的音乐也符合长调的特点,忽远忽近,渐行渐远。为

了表现内蒙悠远的长调,延长尾音,在引子部分,越来越多的演奏者运用循环换气技巧,这也

是竹笛发展迅速的表现。在引子的创作中,简广易还运用了“鱼咬尾”式的旋律发展手法。

慢板A乐段为全曲的第二部分,极富歌唱性。技巧方面,这段出现了许多滑音,目的是

为了给整个慢板润色,使其更加舒缓圆润。

在慢板A乐段中有大量的三度装饰音,如多次运用三度滑音技巧,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

劳,演奏者也会乏味。所以在本段中,滑音处可以通过三度颤音代替,这种处理方法是为了让

乐曲更加具有内蒙音乐风格,更具变化。本段值得注意的是,在吹奏时应当保持歌唱性,使用

两小节换气的方法,目的是不打断音乐本身的流畅性,给听众呈现更加自然动听的音乐。

第三部分是B段小快板,在节奏上层层递进,开始提速。主要是表现内蒙人民骑马的欢快

场景。

文档评论(0)

166****13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