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pdfVIP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

一、单选题

1.春秋时代齐国的青铜器皿,在山东出土不少,大致可见的趋势是,齐器中的礼器

越到晚期越少,日用品相对地的日益增多;青铜器的器形与纹饰,也越来越多姿多

彩。这一趋势反映()

A.青铜铸造技术逐渐成熟B.儒家思想遭到了挑战

C.贵族等级秩序遭受冲击D.文化的地方色彩增强

2.“王莽作宰衡时(4年),建弟子舍万区……为博士舍三十区。东为常满仓,仓之北为

槐市,列槐树数百行为隧(队),无墙屋。诸生朔望会此市,各持其郡所出货物及经传书

记、笙磬乐器,相与买卖……或论议槐下。”据此可知,“槐市”()

A.推动“独尊儒术”局面的形成B.说明政府鼓励士人经商获利

C.标志坊市分区制度开始瓦解D.有利于书籍流通与文化传播

3.唐律要求任何人出卖男女奴婢、牛、马、骆驼、骡、驴,都必须于出卖三日内向

市司领取“市券”。“立券之后,有旧病者,三日内听悔”,法律还要求对那些试图伪

称所买奴婢或牲畜有旧病以相欺诈者,以及市司“不时过券”者给予惩罚。上述材料

表明()

A.统治者奉行重农抑商政策B.国家严格限制私人交易的规模

C.政府对市场贸易严格管理D.唐朝以法律手段调整人身关系

4.北宋时,苏轼在徐州担任知州时,发现其治下利国监“自古为铁官,商贾所聚,

其民富乐,凡三十六冶,冶户皆大家,藏镪巨万,常为盗贼所窥。”他感叹到:“兵

卫寡弱,有同儿戏。使剧贼致死者十余人,白昼入市,则守者皆弃而走耳。”这一

现象的出现源于宋代()

A.重文轻武社会风气B.政治权力结构性弊端

C.周边民族政权侵扰D.城市经济的发展繁荣

5.下图为唐宋时期政府的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图中的变化趋势说明这一时

期()

A.政府因税制改革财政收入增加B.海外贸易推动经济繁荣

C.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逐渐提高D.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6.明初设置的巡抚,以京官监视巡查地方,在处理地方事务时往往事半功倍,能够

更好地统领地方,自设立起便注定了向地方官嬗变的“命运”,而专制君主势必再派

“近官”对其制衡。这重在体现()

A.中央集权强化的要求B.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C.地方治理能力的提升D.国家监察体系的强化

7.洋务名臣张之洞在武昌创办早期工业区“布纱丝麻”4局,是当时中国中部地区最

大的纺织企业群。在湖北织布局开张时,张之洞为其题写的楹联内容最有可能是

()

A.“为民生谋福祉:为国家争利权”

B.“布衣兴国:蓝缕开疆”

C.“枢机之发,动乎天地:衣被所及,遍我东南”

D.“兴办自我:利归于民”

8.1912年,中国报社数从100家增加到500余家,但到了第二年,中国出现了“报

灾”,报社数量一下子锐减了300多家,报刊减少了三分之二,北京报刊只剩20家,

上海5家,汉口2家。这一状况折射出()

A.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萧条B.国内政治局势的急剧变化

C.信息传播方式的迭代更新D.思想解放运动的不断深入

9.1921年1月,北京大学先进学生组织在北京郊区长辛店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学

校章程规定,学校是专为“劳动者”及“劳动者的子弟”增进知识而设,“不论年龄大

小和识字与否,都可入学”,“概不收学费”。这()

A.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

文档评论(0)

162****65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