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东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Word版无答案.docx

湖南省邵东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Word版无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政治试卷

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一定意义上讲,石器决定原始社会形态,青铜器决定奴隶社会形态,铁器决定封建社会形态,蒸汽机和电力决定工业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指出了()

①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②生产工具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③有怎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有怎样的生产关系

④社会形态更替受制于生产关系的变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独龙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原始公社制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原始社会,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

①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剥削、压迫和矛盾的社会

②原始人的生产经验很少,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很低

③原始社会的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

④原始人在共同劳动中的平等合作的关系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3.在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畜牧业、手工业显著发展起来,商业和城市日益繁荣。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社会的变化表明()

①奴隶制的建立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私有制的出现促使社会贫富差距变大

③奴隶制是一种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制度

④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巨大进步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4.封建土地所有制是()

①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②农民受苦、地主发财的总根子

③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基础

④以封建特权制度为基础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下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①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

③没有彻底消除人剥削人的制度

④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为探究“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小华搜集了一些资料.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①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伟大飞跃

②《共产党宣言》——阐明共产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

③十月革命——使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④三大工人运动——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7.20世纪末期,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运动的发展出现了严重曲折。在此情况下,应该认识到()

①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②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③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的历史性飞跃

④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更具优越性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8.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下列不属于两大任务的内容的是()

A.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B.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C.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D.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同步富裕

9.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主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①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②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

③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起来

④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他指出:“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我们是为着社会主义而斗争,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的大目标的,失掉这个大目标,就不是共产党员了。”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③我国革命分为两个步骤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④社会主义革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1941年11月6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上发表演说,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策。他指出,参议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建设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亦即革命的三民主义的中国。革命的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就是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其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就是要为全国一切抗日的人民谋利益,而不是只为一部分人谋利益。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理解准确的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