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导论(第5版) 课件 袁方 第1--3章 计算机发展简史、 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 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pptx

计算机导论(第5版) 课件 袁方 第1--3章 计算机发展简史、 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 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pptx

  1. 1、本文档共1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计算机导论第1章计算机发展简史

目录CONTENTS03计算机的分类01电子计算机的诞生02电子计算机的发展040506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早期计算工具;机械计算机;机电计算机;电子计算机/01

早期计算工具手指:最早帮助人们计数(计算)的工具是人的手指,十进制计数法是人们最习惯的计数方式。结绳: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算筹: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的圆周率(3.1415926~3.1415927)就是借助算筹计算出来的。成语“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筹也是指算筹。

算盘:算盘(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现代电子计算器普及之前,我国最常用的日常简易计算工具就是算盘,一直应用到20世纪80~90年代。计算尺:利用对数原理,把要计算的数字转换成度量尺的数码,对这些数码进行处理,得出计算结果。早期计算工具

1642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帕斯卡定律的发现者)发明了齿轮式能进行加减法运算的机械计算机Pascaline。1673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建造了一台能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机械式手摇计算机。1872年,美国人弗兰克·鲍德温开始建立美国的手摇计算机工业。在电子计算器出现之前,手摇计算机是得到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机械计算机

1822年,英国数学家巴贝奇研制成功差分机。差分机由多个直立的铜柱组成,每个铜柱上等距离地垂直装配有6个齿轮,每个齿轮对应的字轮上都刻有数字0~9,不同位置的字轮代表十进制数的不同位,通过齿轮彼此间的咬合传动完成自动计算。1834年,巴贝奇设计出了分析机模型,这个模型包括了现代计算机所具有的5个基本组成部分:输入装置、输出装置。存储装置、控制装置。资料处理装置(用于完成运算)。机械计算机

1886年美国统计学家霍勒瑞斯用电磁继电器代替一部分机械元件,制成了第一台机电穿孔卡系统—制表机。由于继电器是一种集机械、电子元件于一体的器件,所以以继电器为主要元件的计算机称为机电计算机。1896年霍勒瑞斯成立了制表机公司,1911年制表机公司与另两外两家公司合并,成立了CTR公司,1924年CTR公司改名为IBM公司。机电计算机

1941年,德国工程师朱斯研制成功全部采用继电器的计算机Z-3。1944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艾肯设计的部分采用继电器的机电计算机—马克一号投入运行。1947年,艾肯又领导研制成功一台全部使用继电器的机电计算机—马克二号。机电计算机

1937年,美国衣阿华州立学院的阿塔纳索夫教授就开始进行研制电子计算机的探索,提出了电子计算机设计方案,并与贝利合作在1942年研制出名为ABC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电子数字积分和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电子计算机ENIAC的设计者莫奇利曾经参观过ABC样机,并看过阿塔纳索夫关于电子计算机设计的记事本。36岁的莫奇利提出总体设计,24岁的埃克特负责工程技术问题。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

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的基本信息占地面积170平方米,耗资近49万美元,重30吨。使用了大约18000只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70000只电阻,18000只电容。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作为历史上第一台投入使用的电子计算机,ENIAC是计算工具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1944年夏天,ENIAC研制组的重要成员戈尔斯坦偶遇著名数学家冯·诺依曼,后者详细了解了正在研制中的ENIAC的特点及不足。1945年6月30日,冯·诺依曼和ENIAC研制小组共同总结的EDVAC设计方案发布,基于EDVAC方案的计算机称为冯?诺依曼计算机。冯?诺依曼计算机的技术要素:存储程序、二进制、5个基本组成部分。冯?诺依曼计算机冯·诺依曼在数学、应用数学、物理学、博弈论和数值分析等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他的数学功底为进行计算机的逻辑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第一代至第四代计算机;第五代计算机;量子计算机;计算机的发展趋势/02

第一代计算机主要特点用电子管代替机械齿轮和继电器作为基本元器件,运算速度一般为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采用二进制形式存储数据。程序设计语言为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程序可以存储,使用水银延迟线、静电存储管、磁鼓、磁芯等作为存储器。输入输出装置主要用穿孔卡片,速度很慢。

第一代计算机应用领域在主要用于科学计算的同时,开始应用于数据处理领域。代表机型 IBM700系列。

第二代计算机主要特点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b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