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联读导学案(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VIP

《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联读导学案(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联读导学案(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寻找诗歌中青春的“我

——《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联读导学案

教学目标

1.鉴赏意象的含义及作用,体会象征手法的运用。

2.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以及诗人的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题意蕴。

教学重难点

把握象征手法,理解诗人对光明的向往和理想的追求。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二、学习任务课前预习任务

(一)作者简介

昌耀(1936年-2000年),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诗人。1957年因一首短诗被定为右派,遭受了20年的坎坷与磨难。后颠沛流离于青海垦区。1979年平反,重返文坛。后调任中国作协青海分会专业作家。代表作有《划呀,划呀,父亲们!》、《慈航》、《意绪》、《哈拉库图》等。

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诗人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形成宏大的诗歌个性。

雪莱(1792-1822),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是英国文学史上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与拜伦并称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双子星座。

他热爱自然,崇尚理性,主张改革。其代表作品有诗歌《西风颂》《自由颂》和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

(二)文化常识

现代诗: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溯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诗相比,虽都是有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是有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

开放和直率陈述,以及“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课中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意象之“新”

班级推荐理由之一——意象之“新。“言不尽意,立象尽之”。《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两首诗歌的意象各具特色,请朗读、品味诗歌,完成下列表格。

篇目意象意象特点象征意味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学习任务二:青春之“我

班级推荐理由之二——青春之“我”。请结合写作背景,细读文本,探究《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两首诗歌中“我的形象。

写作背景:《峨日朵雪峰之侧》创作于1962年8月,作者因被打成右派,正在距峨堡乡不远的青海八宝农场接受劳动改造。时代、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等等外在因素刺激诗人,引发起诗人的心理反应而产生了这首具有鲜明整体象征特点的短诗。这首诗最后完成在1983年,一个思想解放的年代。

《致云雀》,据雪莱夫人回忆是1820年夏季的一个黄昏,雪莱在郊野散步时听到云雀的鸣叫有感而作。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百姓流离失所,大批工人流落街头,到处是弱肉强食;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国家物价飞涨,工人工资骤降,人民生活贫困;愤怒的工人因此起来罢工,捣毁机器,游行请愿,然而这一切行动均遭到统治阶级的血腥镇压。这种黑暗暴政几乎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因此人们对光明和幸福生活的渴盼非常迫切。

四、拓展延伸

《致云雀》作为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典范,称得上清新俊逸,不同凡响,以至比雪莱年长22岁,同样写过云雀的前辈大诗人威廉·华兹华斯读后也不能不自叹弗如。阅读华兹华斯《致云雀》,思考华兹华斯为什么自叹弗如。

致云雀

华兹华斯

带我上,云雀!带我上云霄!

因为,你的歌声充满了力量;

带我上,云雀!带我上云霄!

唱呀唱,唱呀唱,

唱得你周围的云天一片回响;

你呀,把我激励,把我引导,

帮我找到那你我神往的地方。

我曾走过一个个凄凉的荒原,

今天,我的心儿已感到疲倦;

要是我能有一副仙女的翅膀,

那我现在就要飞到你的身旁。

你周身都是如痴如狂的欢乐,

超凡的喜悦充满了你唱的歌;

请激励我,引导我上了再上,

带我到你天上设盛宴的地方!

你呀,欢乐得就象清晨,笑个不停

文档评论(0)

八戒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