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一轮学案——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含答案).docVIP

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一轮学案——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含答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一轮学案——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一、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明朝加强皇权的举措,初步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通过了解明朝的经济改革和全球性经济互动,初步认识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因和外因;通过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史事,了解明朝的对外关系;通过了解《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认识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通过了解小说、戏曲的繁荣,知道明朝文学艺术的特色;通过明末李自成起义,认识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

通过了解清朝加强皇权的举措,初步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通过了解清朝的经济改革和全球性经济互动,初步认识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因和外因;通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册封达赖和班禅以及设置驻藏大臣等中央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各种举措,认识西藏地区、新疆地区、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的领土,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小说、戏曲的繁荣,知道清朝文学艺术的特色;通过清中叶以来的政治腐败、故步自封和19世纪的国际局势,认识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

二、要点夯实

知识点一明朝君权的加强(七下P66-69)

1.明朝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建立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2.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政治上。

中央

废除丞相和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把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权

地方

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监察

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监视官民。明成祖时又设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

影响

地方和中央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样就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2)思想文化上:明清时期的科举制考试题目来自“四书”“五经”,文体格式为八股文,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命题范围

“四书”“五经”

答题规范

及文体

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文体格式、段落划分有严格规定。答卷必须分成八个部分,后四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称为“八股文”

影响

脱离实际,禁锢思想,读书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评价

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对中国思想、文化、科技进步与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知识点二明朝经济发展(七下P69)

1.农业:引进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

2.手工业: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3.商业:北京、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出现有名商帮,如晋商、徽商。

知识点三明朝对外关系: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七下P70-74)

1.郑和下西洋:

(1)背景: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2)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主要目的),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3)条件:国力强盛、造船航海技术先进(指南针)、政府支持、郑和的才能与勇气。

(4)时间、人物:1405—1433年,郑和。

(5)经过: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6)意义。

①郑和的远航,时间长、规模大,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②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③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2.戚继光抗倭:

(1)背景: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时称“倭寇”。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勾结,对中国沿海进行武装抢劫,时称“倭患”。

(2)经过: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倭患;后又进军福建、广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军民一起剿灭倭寇,使东南沿海倭患基本解除。

(3)评价:戚继光抗倭是反侵略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知识点四明朝科技、建筑与文学(七下P76-83)

1.明朝的科技名著:

(1)李时珍: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宋应星:科技巨著《天工开物》,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徐光启:农业科学巨著《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2.明朝的著名建筑:

(1)明长城。

①目的:防御北方蒙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电子图像处理技能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0日上传了电子图像处理技能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