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湘教版7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课件 4.2 世界的聚落.pptx

2024年新湘教版7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课件 4.2 世界的聚落.ppt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世界的聚落第四章世界的居民与文化

课前导入当我们在夜晚乘坐飞机时,能看到城市灯光铺就的漂亮夜景。其实夜晚灯光的分布也能够反映出聚落发展的情况。什么是聚落?聚落有哪些形式?

学习目标1.了解聚落的形式及其形成、发展变化;2.能举例说出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新造出来的生存环境。从规模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甚至几个人的村庄。一、聚落的景观特征城市集镇乡村

城市: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乡村:山环水绕,鸡犬相闻一、聚落的景观特征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镇,它们具有不同的景观特征。

一、聚落的景观特征乡村通常是指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为主的聚落。一般来说,乡村聚落规模较小,建筑密度较低,大多数是平房或低层建筑,周围有大片的农田、果园、鱼塘等,生活服务设施较少。

一、聚落的景观特征城镇是指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镇一般规模较大,建筑密度较高,人口密集,汇聚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并且对周围地区的发展产生广泛的带动作用。

乡村城镇人口分布人口类型生产活动建筑特点交通特点人口多、分布集中非农业人口为主以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第二、三产业为主建筑密度较高、楼层高道路密集、四通八达人口少、分布分散农业人口为主以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一产业为主建筑密度较低、大多数是平房或底层建筑道路稀疏、相对落后一、聚落的景观特征

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恶化水源短缺噪声污染犯罪率上升城市不仅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还要加强管理和保护,以便创造出更加美好的人居环境。对策: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完善道路系统合理布局工业和消除“三废”提高公民素质加强城市绿化一、聚落的景观特征思考:城市发展过程中会带来哪些问题?

活动一、聚落的景观特征乡村演变到城市(1)村庄怎样演变为城镇的?在发展过程中,它的规模和建筑有哪些变化?(2)城镇又是怎样扩展成城市的?在发展过程中,它的景观有哪些变化?(3)城镇与城市的景观特征越来越相似,如何区分?(4)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他们的生活方式会发生哪些变化?(5)在河流支流与干流汇合处,或在河流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地形平坦二、聚落与地理环境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活动假设下图总所属区域为从未有人开发过的地方,若让你从甲、乙、丙三地中选择一个地方生活居住,你会选择哪个地方?为什么?二、聚落与地理环境

1地高温多雨,水乡泽国,行船打渔。2地辽阔草原,流动放牧,居无定所。12二、聚落与地理环境在聚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不同地区聚落的空间形态和组织结构会有很大的差别。

4地盛产竹材,气候湿热,多野生动物。3地高温干燥,昼夜温差较大。34二、聚落与地理环境

寒冷地区的气候,风劲、雪大,厚实的墙体可以抵御寒风,保持屋内暖和。高耸的屋顶,不易积雪。寒冷地区的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窗户比较小,有的窗户还装上双层玻璃。在冬天积雪较多的地方,屋顶大多高耸。二、聚落与地理环境你能解释下面两种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原因吗?

湿热地区雨水多,所以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墙体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利于通风散热,可以保持屋内干爽。湿热地区的民居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较完善的排水系统。???二、聚落与地理环境你能解释下面两种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原因吗?湘西吊脚楼

一些民居除了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之外,还带有军事功能。福建土楼:古代中原地区居民为躲避战乱南迁,后形成“客家族”,客家族居民为躲避战乱和当地人的欺辱而建造“土楼”。土楼一般为土夯,内部有完整的通道和排水系统,可居住数十至数百人,窗户小且高,一般只留一个出口,以突出防卫功能。二、聚落与地理环境

四川碉楼:古代川西地区羌族、藏族等少数民族长期受外敌欺辱,当地居民以本地石材为材料,建造了碉楼。碉楼多建于村庄旁,高度在10—30米间,用于储存粮草、阻击敌人、传讯等。二、聚落与地理环境一些民居除了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之外,还带有军事功能。

东南亚北极地区阿拉伯国家123二、聚落与地理环境世界各地的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

1因纽特人就地取材搭建冰屋,冰房子很低矮,无窗户,保温效果好。可以抵挡极地寒风,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北极地区——冰屋气候严寒北极地区二、聚落与地理环境

2当地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厚墙可以隔热,小窗可以抵御风沙。西亚、北非——碉堡屋终年炎热干燥,多风沙。阿拉伯国家二、聚落与地理环境

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就地取材,下层放杂物或养牲畜,上层住人,利于通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典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只提供精品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