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战国时期,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锐利而耐用的铁农具的普及,使得人们耕作、拓荒的能力大幅度提高。图为出土于河南辉县的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一、农业工具的变化;①石器质地坚硬,比骨、竹、木器更为耐用。
②旧石器时代石器的制作方法以打击为主,新石器时代在打击的基础上增加了磨制。
③对早期人类来说,石器的制作并不简单,要经过选料、打击、磨光等一系列工序,有的还要钻孔,这些工序需要专人完成。;①公元前15—前14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后来这一技术逐渐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
②与青铜器相比,铁器锋利轻便,易锻制打磨。随着熔炉的进步,铁器大量出现。
③中国在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2.耕作方式变化:;历史纵横
刀耕火种与铁牛耕
人类的耕作方式经历了刀耕、锄耕、犁耕三个不同阶段。距今约1万年前,刀耕在原始农业出现时就已产生。人们先以石斧、石刀砍伐地面上的植物,用火焚烧,把草木灰当作肥料,再在土地上耕种农作物,这就是刀耕火种。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锄耕已经产生,人类大量使用石耜、石铲、石锄或骨耜、木耜、蚌铲等翻土农具。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犁耕出现。此后犁耕技术不断进步,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使用并逐渐推广。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知识拓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定义:人类创造新财富的能力。
要素:①生产工具;②劳动对象;③劳动者。
生产关系:定义: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
内容: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
②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③产品分配的形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3.灌溉工具的发展:;▲三国??钧:翻车;史料阅读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
——陈廷章《水轮赋》;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史料阅读
纤纤静女,经之络之。尔乃窈窕淑媛,美色贞怡。解鸣佩,释罗衣,披华幕,登神机,乘轻杼,揽床帷。动摇多容,俯仰生姿。
——王逸《机妇赋》;2.陶瓷业工具的进步;▲工匠使用坯车制坯;3.金属冶炼工具的进步;历史纵横水排
南阳自战国时就
以冶铁业著称,汉武
帝曾在此设铁官。考
古资料表明,汉朝时
南阳郡内有多处冶铁
和铸造作坊,冶铁工
匠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东汉时,南阳大守杜诗发明了水力风箱水排。水排以水力为动力,装置皮囊鼓风,将空气送入冶铁炉,“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三、劳作方式的发展;史料阅读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史记·商君列传》
学思之窗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在中国封建时代,“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历史纵横
男耕女织
中国古代谚语说:“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在世界历史上普遍存在,它是古代社会家庭的自然分工方式。男的种田,女的织布,各司其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庭生产,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古代国家提供了赋税和徭役。;②庄园式劳作;2、手工业劳作方式的发展;▲河南安阳殷墟铁三路制骨作坊遗址
殷墟铁三路制骨作坊遗址出土动物骨骼约32吨,其中绝大多数经过加工,反映出商朝制骨作坊的规模之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