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及其应用.pptx

  1.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及其应用;第一节代谢组学及其研究进展;一、代谢组学的概念;代谢组学研究什么??;体内各种物质代谢过程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整体;6;机体物质代谢不断受到精细调节;代谢组(metabolome)是指一个细胞、组织或器官中所有代谢物的集合,包含一系列不同化学型的分子,比如肽、碳水化合物、脂类、核酸以及异源物质的催化产物等。代谢组学(metabonomics/metabolomics)来源于代谢组一词,是研究一个细胞、组织或器官中所有小分子代谢组分集合的科学。代谢组学研究的目的是定量分析一个生物系统内所有代谢物的含量。;代谢组学分析可以指示细胞、组织或器官的生化状态,协助阐释新基因或未知功能基因的功能,并且可以揭示生物各代谢网络间的关联性,帮助人们更系统地认识生物体。进行代谢组学研究涉及生命科学、分析科学以及化学统计学三大方面的专业知识。代谢物化学分析技术及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极大促进了诸多生物、医学问题的研究,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使得代谢组研究在疾病诊断、药理研究以及临床前毒理等研究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普遍定义;特点;代谢组学的发展;研究方法;应用:;连接图数据库ConnectionsMapDB

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

(http://www.genome.jp/kegg/ligand.html)

生物化学途径ExPASy

互联网主要代谢途径mainmetabolicpathwaysonInternert,MMP

Duke博士植物化学和民族植物学数据库

Arizona大学天然数据库

Wiley_handbookofgc-ms

新药及其代谢产物质谱库

http://www.ualberta.ca/_gjones/mslib.htm

“肿瘤”代谢组数据库

Pubmed化合物数据库

NIST质谱数据库

/srd/nistl.htm;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分析技术;质谱仪的基本结构及工作流程;几种新的GC-MS技术;柠檬水中柠檬烯的手性化合物分析;研究实例:;GC-MS适用于挥发性的代谢物。对于非挥发性代谢物的分析需要经过化学衍生。

多用于环境分析、大气有毒气体分析、某些疾病诊断等。;2.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

LC工作原理: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新技术;YangJun等运用安捷伦公司的高效液相色谱系统配合API公司的Q-TRAPLC液相质谱系统。研究50个健康人和慢性乙肝病人的血清样本,经过脱蛋白处理。经过去噪音,峰型尖锐化等处理。使用PLS-DA处理代谢数据,研究确定了代谢物标记分子。(JournalofProteomeResearch,2006,5,554-561)下图为分析结果:;新型液相色谱技术UPLC;比较(a)HPLC和(b)UPLC用于美沙芬的代谢物TOP质谱全扫描(RapidCommunMassSpectrom,2005,19,843);UPLC在代谢组学中的研究优势:;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CE-MS);第一节代谢组学及其研究进展;核磁共振技术(NMR);第一节代谢组学及其研究进展

;33;核磁共振:;35;36;hr-MASofbiologicaltissue;章文军等通过运用小波变换去除噪声、校正基线后,再进行Fisher

判别分析,得到了比传统分析更为清晰的代谢标识物。(Chinese

JournalofanalyticalChemistry,2008,10,1338-1342.);代谢组学研究一般包括四个步骤:

第一步,给予生物体一定的刺激。这种刺激可以是基因的变异、剔除或引入,体内生物过程的催化或抑制,致病或致病物质(无机、有机、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等)的引入,以及各种环境因素的改变等等。

第二步,代谢组数据的采集。用核磁共振、质谱、色谱等分析手段测定其中代谢物的种类、含量和状态以及其变化。;第三步,建立表征代谢特征的时空模型。在代谢组学中最常用的建模方法是主成分分析(PrincipleComponentsAnalysis,PCA)。其基本思路是以一种最优化方法浓缩数据,寻找几个由原始变量线性组合而成的主成分,以揭示原始数据的特征,提取基本信息,实现对数据的可视化和样本的分类聚集。

第四步,建立代谢物时空变化与生物体特性的关系,达到从不同层次和水平上阐述生物体对相应刺激的响应的目的。;MicroRNA的研究及应用;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一壶清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