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判断的概述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pptx

5.1判断的概述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ppt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1判断的概述;学习目标;概念判断;一:判断及基本特征;探究活动:;;示例1:看到某个小镇山清水秀,小李问道:“你们有何感想?”小张说:“这里的人有环境保护意识。”小赵说:“这里没有污染环境的企业。”后来的考察,证实了小张和小赵的猜测是正确的。

;;;;二:判断的表达与类型;02;(1)关系:判断与语句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以下三个语句都试图表达判断:

1.这是新学生宿舍。

2.来到海边,小张尽情地呼吸着空气、阳光和海水。

3.一旦吸烟,就会患肺癌。;2、判断的类型:;

;判断的表达

情境导引

读下则小笑话:

我:“老板,你这清炒油麦菜是荤菜还是素菜?”

老板:“当然是素菜了。”

我:“那这条虫是怎么回事?”

老板:“呃……它也是来吃饭的。”

我:“它吃饭凭什么我付钱?我又不认识它!”

老板哭着说:“它为了这顿饭,把命都丢了,你还能要求它AA制吗?”

结合这则笑话的内容,分析判断与语句的关系。;提示:笑话中属于判断的语句是“当然是素菜了”“它也是来吃饭的”“它吃饭凭什么我付钱”“我又不认识它”“它为了这顿饭,把命都丢了”,这说明判断只有通过语句才能表达出来,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而判断则是语句的思想内容。没有语句,判断就没了凭借,也就无法实现判断的意义。;关键能力

全面理解判断与语句的关系

1.判断与语句的联系

语句是一种语言形式,判断是一种思维形式。判断只有通过语句才能表达出来,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而判断则是语句的思想内容。没有语句,判断就没了凭借,也就无法实现判断的意义。;2.判断与语句的区别

第一,判断与语句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判断是逻辑学研究的范畴,对判断的运用要符合一定的逻辑规则,对判断的研究要在一定的逻辑规律的框架之下进行;语句则属于语言学研究的范畴,对语句的运用和研究要遵循一定的语言规则和语言规律。

第二,判断与语句有着不同的形态特征。判断是最基本的逻辑思维形式之一,属于精神形态的范畴;语句则是一种语言形式,属于物质形态的范畴。;第三,判断与语句并非一一对应,同一语句可以表达???同的判断,同一个判断也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

第四,判断都要通过语句来表达,但并非所有语句都表达判断。

第五,判断与语句结构不同。以直言判断为例,比如,“有的祈使句是表达判断的”,这个直言判断由主项(祈使句)、谓项(表达判断的)、量项(有的)和联项(是)四部分组成;但作为语句,它则由主语(有的祈使句)、谓语(是表达判断的)等语法成分组成。;典例剖析

例题2以下语句中,所表达的判断没有歧义的是()

A.动手术的是他母亲。

B.我对老师的批评是很有心理准备的。

C.百货大楼在这一站的前一站。

D.他的职业是教师。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判断的表达。;答案:D

思路解读:同一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这主要是针对有歧义的语句而言。A项中,既可以表达“他母亲在给别人动手术”,也可以表达“别人在给他母亲动手术”;B项中,既可以表达“老师对我的批评”,也可以表达“我对老师的批评”;C项中,从时间上,该判断表达“百货大楼在这一站的上一站”,从空间上,该判断则表达“百货大楼在这一站的下一站”。A、B、C三项都有因歧义造成的同一语句表达不同的判断的情况;D项没有歧义。;方法技巧句式与判断

1.一般来讲,陈述句、反问句可以表达判断,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则不表达判断。比如:

①逻辑学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

②难道你不是因为我才美丽?

③那是你的书吗?

④过来!

⑤上帝啊!

上述五个语句中,作为陈述句的语句①和作为反问句的语句②都表达了一种判断;但是,疑问句③、祈使句④和感叹句⑤因为并没有对任何对象作出断定,所以都没有表达判断。;2.有些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也表达判断。

我们前面说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一般不表达判断,但这并不表示所有的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都不表达判断。事实上,反问句就是疑问句的一种,但反问句却表判断。而祈使句表判断的例子我们在上面的故事中也谈到了。所以,有些疑问句(主要是指反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也可以表达判断。比如:

①禁止醉酒驾车!

②闲人免进!

③你真是太漂亮了!

④黄河啊,我的母亲!;上述几个语句中,前两句是祈使句,后两句是感叹句。语句①“禁止醉酒驾车”已经表明了对醉酒后不准驾车的断定,语句②也是对闲人不许进入的一种断定,因此这两个语句都表判断;语句③虽然是表欣赏的感叹句,也是对其“漂亮”这个属性的一种肯定;语句④潜在的意思即“黄河就是母亲”,这也是一种断定。所以后两句感叹句也表判断。当然,至于判断的真假则需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比如语句①就是真判断。

由此可见,有些语句是直接对事物表达判断的,比如大多数陈述句、反问句等,这就是直接判断;有些语句则并不直接对事物表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