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跌水接触氧化-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农村污水.docx

20跌水接触氧化-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农村污水.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跌水接触氧化-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农村污水

农村环境依山傍水,人们习惯于就近直接排放未经过处理的污水进入土壤或河流。而农村污水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这不仅是对土壤和水源的严重污染,更是导致直接使用天然饮用水的农村居民各种慢性疾病的产生,并增加了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速度及爆发概率。考虑到农村污水的现状,本实验将跌水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农村污水。

1跌水复氧实验装置的复氧效果优化

1.1实验装置

跌水复氧实验装置包括蓄水池、跌水接触氧化装置、沉淀池。在跌水接触氧化装置部分分别设计三种不同跌水方式RunA、RunB、RunC。RunA的跌水板左右交错放置,RunB跌水板由两边跌落板与中间跌落板交错,RunC呈传统阶梯式排列,跌水装置如图1所示。跌水板外檐呈锯齿状,在一定进水流量范围内,水流呈水幕式跌落。

图1跌水复氧装置简图

1.2跌水复氧效果比较

本实验选择通过对水中溶解氧含量的测定来衡量跌水装置的跌水效果。

实验开始前,在水中投入一定量的亚硫酸钠,并以氯化钴作为催化剂,目的是消去水中的溶解氧。根据实验装置分别选择跌水流量为2、4、8、12、16mL/s,在改变进水跌水流量的同时,不断改变相应装置的跌水高度。根据跌水装置实际情况,对跌水高度分别为20、40、60、80、100、120cm时的溶解氧进行测量并分析相应的充氧效果。

?

图2?RunA不同跌水流量的充氧效果

由图可知,在整个过程中,三种跌水方式的溶解氧都随着跌水流量的增加而增大。相比较RunA、RunB装置的中空设计,作为传统跌坎式跌落方式的RunC装置跌水复氧效果较差。

对于RunA与RunB,二者构造形式相似,但RunB的跌落方式是每隔一层跌落,两侧的入水流汇集至与RunA跌水板等大的跌落板上。从图3、图4中可以看出,当跌水流量足够大时,两种跌水方式均能得到较好的跌水效果。但跌水流量较小时RunB的跌水效果并不理想,考虑到农村污水的排放有昼夜变化大的特点,RunB不适宜应用。相反,对于RunA,这种适应能力较好、且溶解氧在一定范围内表现的较为平稳、可接受跌水流量范围较广的,更适宜应用到农村污水的实际工程中去。

图3?RunB不同跌水流量的充氧效果

图4?RunC不同跌水流量的充氧效果

2.1实验装置

该组合装置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生物处理与生态处理相组合的设计理念,并且采取一种新型跌水接触氧化的方式对水体进行充氧,为后续生化反应提供氧气。污水经过接触氧池与人工湿地的一系列降解,实现了对COD、氨氮的去除。

本实验选择RunA与人工湿地装置组合处理模拟农村污水。RunA为有机玻璃制做,具体尺寸为L×B×H=1500mm×400mm×400mm,装置总容积240L。

人工湿地装置单元选择二个湿地池串联。两个湿地处理池选用相同结构与布置,平面尺寸为L×B×H=2m×0.5m×0.75m,池底坡度为0.5%。组合装置示意简图如图5所示。

2.2实验用水

装置运行期间均采用实验室配置的模拟农村生活污水。试验采用葡萄糖作为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控制葡萄糖的用量保证进水COD维持在固定的范围内。模拟村镇生活污水配制方法为:葡萄糖(0.12~0.14mg·L-1),蛋白胨(0.14~0.16mg·L-1),NH4Cl(0.06~0.09mg·L-1),NaCl(0.09~0.1mg·L-1),NaHCO3(0.13~0.16mg·L-1),KH2PO4(0.01~0.012mg·L-1)。此外,原水中会加入少量微量元素(Zn、Ca、Mg)溶液(1mL·L-1)。

2.3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对有机物的降解

对于跌水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装置来说,水力停留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而是存在一个处理效果较好的范围[2]。通过改变进水流量,分析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跌水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装置对于有机物及氨氮的去除效果。控制模拟污水进水阶段溶解氧为0.19~0.22mg·L-1,通过调节进水流量来控制组合装置的水力停留时间。即在进水流量为400L/d的基础上,分别减少至Q=300L/d、Q=200L/d、Q=100L/d和Q=80L/d,相应的水力停留时间由3h的基础上,分别增加至4h、6h、10h、14h。装置稳定运行的条件下,根据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每种工况稳定运行10d,每天定时取样并测定进、出水的COD、氨氮,考察装置对上述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具体运行参数如表1所示。

试验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6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生态环境工程师魏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1、专注于人工湿地相关知识的分享;2、生态修护技术及方案;3、给排水专业毕业设计;4、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科学考察及报告编制;5、研学与自然科普的推广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