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5.1《论语》十二章》优质课(27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5.1《论语》十二章》优质课(27张PPT)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孔子的智慧,人生的指引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在理解每章内容的基础上,对十二章内容进行主题归类,理解“为学”与“修身”的关系。(重点)2.能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和阅读积累,深入理解《论语》十二章的内容。(重点)3.能从“才”和“德”的角度理解“君子”的内涵,学习古代君子的品格。难点)

一、归一归主题阅读《论语》十二章里,很多章节的内容都具有共同点,或谈学习态度,或谈学习方法,或谈修身做人,或谈到乐,或谈到志,请试着选择一两个关键词来对十二章进行归类。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修身,乐,志

第七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①毅②,任重而道远。但为③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④,不亦远乎?”(《泰伯》)弘①: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③:把……作为。④:停止。译文: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志向毅②:意志坚强。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责任重大以为且路途遥远。把实现仁德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已能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学习第7章请你诵读本章,简要概括本章主题。本章从精神状态的角度出发,点明读书人应该具备刚毅的品格,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格才可以接受重任,才能够不半途而废,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而“仁”应该是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实现仁道是漫长而艰巨的。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应当勇于担当时代的重任,坚毅刚强,为此奋斗终生。

第八章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簧kui①,止,吾止也。譬如平地②,虽覆③一簧,进,吾往也。”(《子罕》)簧①:盛土的竹筐。②:填平洼地。平,形作动,填平。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又好比填覆③:倾倒。译文: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停下来,平地平洼地,虽然刚刚倒下第一筐土,有志于前进,这是自己要前进的。”

研读文本请你诵读本章,简要概括本章主题。勤①孔子以堆土成山和平整地面的比喻说明功亏一簧和持之以恒的道理,鼓励自己和学生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坚持不懈。②从人的主观性的角度出发,强调不论做事还是为人,贵在持之以恒,功亏一簧也好,持之以恒也罢,关键都在于自己。

第九章子曰:“知zhi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知:同“智”。译文: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有勇气的人不会畏惧。”

请你诵读本章,简要概括本章主题。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因为知道大小、轻俭重、缓急、本末,判断力自然就强大;仁德的人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不会招人怨恨,行忠道(立人、达人)则会招人感激,人际关系处理得完善了,就不会忧虑;真正的勇者不是行为壮烈,而在于内心强大,不存在惧怕之心,横逆忧患之来,淡然处之,这才是大勇,故言“勇者不惧”。

第十章颜渊问仁。子曰:“克①己复O礼M一日③克己复礼,天下归④仁焉。为仁由己,而由⑤人乎哉?”颜渊曰:“请⑥问其目⑦。”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⑧斯语矣。”(《颜渊》)克①:约束。一日③:一旦。请⑥:请允许我。事⑧:实践,从事。做。”复②:归复。归④:称赞,称许。由⑤:依靠。目⑦:条目,细则。颜渊(向孔子)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天下的人都会称赞他是仁人。实践仁全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修行仁德的细则。”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事不看,不合乎礼的话不听,不合乎礼的话不说,不合乎礼的事不。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课也要实践您这话探究

请你诵读本章,简要概括本章主题。本章从实践的角度,阐述了孔子对“仁”的忠理解以及应该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现“仁”。实现“仁”的关键是克己复礼。具体是要“视、听、言、动”都符合礼。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仁”是“礼”的内化和自觉。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

学习第十一章子贡问曰:“有一言①而可以终身行②之者乎?”子曰:“其③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一言①:一个字。译文:行②:实践。子贡问道:“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去实践它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其③:大概。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恕道即为《礼记》中所谓的“絜xie矩之道”。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絜矩之道:以推己度人为标尺的人际关系处理法则,指内心公平中正,做事中庸合德。儒家以“絜矩”来象征道德上的规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请你诵读本章,简要概括本章主题。①在孔子看来,“恕”这个字是可以终身奉行的,“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2092338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