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地质).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鹤煤三矿41采区设计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PAGE

1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井田概况

一、交通位置

三矿位于鹤壁市区北部,距市区22km,南距山城区4.4km,东距京广铁路汤阴站22.5km,矿区铁路专线与京广铁路在汤阴连通。公路与汤阴、107国道相通,交通十分便利。矿井交通位置见图1-1。

图1-1矿井交通位置图

二、地形地貌

本区总体属低缓丘陵地带,地势总体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最高标高+238.9m(东马驹河西南),最低标高+148.1m(卜家沟北西),相对高差90.8m。矿井西部和东部分布低缓丘陵,丘陵顶部多为新近系粘土或砾石组成,丘岗之间发育第四系冲沟坳地和平坦地带。

三、气象及地震

本矿区属北暖温带季风气候,夏热冬冷,四季分明。据鹤壁市气象站观测资料统计:全年气温以六、七月间为最高,达42.3°C,一月份最低,达–15.5℃,年平均温度为14.5℃。年平均绝对湿度为11.63毫巴,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0%。历年降雨量最高为1394.1mm,最低为266.2mm,平均为649.55mm。每年六~八月间为降雨量最多时期。年蒸发量1637.4~2016.6mm,平均为1811.25mm。每年八月至来年二月多刮北风,最大风速23m/s,每年三月至七月多刮南风,最大风速14m/s。

四、电源、水源情况

三矿供电系统为双回路供电,35kv电源分别来自康家、大胡区域变电站,由康三线架空线LGJ-150/2.02km,胡三线架空线LGJ-150/5.5km引至三矿地面变电站,35kv系统采用KYN28铠装移开式交流金属封闭式高压开关柜组成全桥结线,6kv系统由KYNC7铠装移开式交流金属封闭式高压开关柜组成单母线分段结线方式。地面设置2台S9-8000/35主变压器,采用分列运行方式。下井电缆共四趟,一水平中央变电所两趟,二水平两趟,三水平由二水平中央泵房变电所转供。井下主要采区变电所和地面主副提升、南、北翼通风机均实现了双回路供电。

目前矿井的水源为奥陶系灰岩水。取水方式为井下钻孔,现已有5个钻孔,目前使用5个,总取水量为5304m3/d,水源孔情况详见表1-1。矿井电源、水源情况可靠。

表1-1矿井水源孔情况一览表

序号

编号及钻孔名称

地点

最大出水量m3/h

稳定出水量m3/h

1

Ⅰ3(80)

-68m水平南大巷

228

56

2

Ⅰ14(A2)

124石门上山

90

60

3

Ⅰ15(76-1)

-68m水平副井底

55

4

Ⅰ16(69-11)

-68m水平副井底南

50

5

Ⅰ19(88)

-68m水平北翼一绕道

52

五、其他建设条件

目前鹤煤三矿矿井已生产多年,矿井其它外部建设条件如运输、通信等均已按矿井设计已建成,本次设计不再赘述。

地质特征

一、井田地质

(一)地层

41采区范围内地层由老至新为: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新近系和第四系。

1、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m)

区内地层厚379.8m,岩性由中厚、厚层状灰色~深灰色石灰岩、白云质灰岩、角砾状灰岩、角砾状泥质灰岩组成,隐晶质结构,含头足类动物化石,厚度>51.68m,与上覆石炭系中统本溪群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2、石炭系上统本溪组(C2b)

区内地层厚6.01~47.92m,平均24.67m。中部为灰色细~巨粒硅质胶结的石英砂岩;上部为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产植物化石碎片,局部含发育1~2薄煤,均不可采,顶部含铝质和菱铁质鲕粒,厚14~48m,平均厚度32m,与下伏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m)呈假整合接触。

3、石岩系上统太原组(C2t)

厚度为72.18~162.06m,平均厚115.72m,岩性由灰色砂岩、深灰~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及1~9层石灰岩组成,含煤1~10层,其中一1煤层全区可采,一2煤偶见可采点。石灰岩中含海相动物化石,泥岩及砂质泥岩中产植物化石。

4、二迭系下统山西组(P1sh)

山西组为主要含煤建造(二煤组),地层厚度71.61~127.91m,平均厚度96.33m,由灰~深灰色砂岩、砂质泥岩和泥岩、煤层组成。砂岩为中、粗粒结构,矿物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常含白云母片及煤屑,含黑褐色菱铁质结核,上部砂岩中多含棕云母片,以钙质胶结为主。砂质泥岩及泥岩在本组中部和下部多为深灰、灰黑色、含轮木、羊齿及苛达等植物化石。上部为浅灰色及银灰色含铝质具鲕状结构。本组含1~3层煤,为矿区内主要含煤建造,二1煤层稳定,普遍发育且可采。

5、二迭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该组地层厚207.54~379.60m,平均厚305.76m,由紫灰、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浅灰、灰绿色砂岩组成,偶夹两层薄煤或煤线,分四个煤

文档评论(0)

158****33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煤矿信息智能化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