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29大学语文自考专升本.docx

04729大学语文自考专升本.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八声甘州》)

物华:

标准答案:

美好的景物。

2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选自《行路难》

(1)指出诗中借举止抒情的诗句及其表现意义。

(2)指出诗中的象征句及其象意义。

(3)指出本诗情感流程的特点及其原因。

标准答案:

(1)指出诗中借举止抒情的诗句及其表现意义。

答:“停杯”,“拔剑”两句借举止抒情。表现英雄失意的抑郁悲愤。

(2)指出诗中的象征句及其象意义。

答:“欲渡”、“将登”两句是象征抒情。象征意义是仕途受阻。

(3)指出本诗情感流程的特点及其原因。

答:全诗情感流程特点是起伏跌宕。原因是现实的压抑与内心的自信相互冲撞,失望与希望相间出现。

3

古代有个官员对下属讲了一则故事:昨天雨后乘轿进城,轿夫穿的是新鞋。开始,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于是便不再顾及新鞋。一位下属听后说:“终身不敢忘”请根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标准答案:

4

那宝玉心中又想着:“我不管怎么样都好,只要你随意,我就立刻因你死了,也是情愿的;你知

也罢,不知也罢,只由我的心,那才是你和我近,不和我远。”黛玉心里又想着:“你只管你就

是了;你好,我自然好。你要把自己丢开,只管周旋我,是你不叫我近你,竞叫我遮了。”看官,

你道两个人原是一个心,如此看来,却都是多生了枝叶,将那求近之心,反弄成疏远之意了。

——选自《宝黛吵架》

(1)为什么说这段话描写体现了宝黛爱情的深挚?

(2)作者怎样点拨宝黛吵架的心理特点?

(3)这里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标准答案:

(1)为什么说这段话描写体现了宝黛爱情的深挚?

答:即使在吵架中,也是真心诚意地为对方着想。

(2)作者怎样点拨宝黛吵架的心理特点?

答:“求近之心,反弄成疏远之意”,吵架是“多生了枝叶”,但实质上却是“一个心”。

(3)这里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答:直接心理描写。

5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选自《前赤壁赋》

(1)这段文字阐发了什么哲理?

(2)作者阐发这一哲理的针对性是什么?

(3)为什么说这里的“水”与“月”既是例证又是喻证?

标准答案:

(1)这段文字阐发了什么哲理?

答:哲理:“变”与“不变”的相对性。(2分)

(2)作者阐发这一哲理的针对性是什么?

答:批判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消极人生态度。(2分)

(3)为什么说这里的“水”与“月”既是例证又是喻证?

答:从万物都处于变与不变的相对之中的普遍道理来看,“水”和“月”的举证只是两个例子,故可视为例证。作者是用自然之理来阐发人生态度,从这个角度看,“水”与“月”的举证又是两个比喻,故又可视为喻证。(2分)

6

姚纳沉默一忽儿,接着说:

“是这么回事,小母马……库司玛·姚尼奇下世了……他跟我说了再会……他一下子就无缘无故死

了……哪,打个比方,你生了个小崽子,你就是那小崽子的亲妈了……突然间,比方说,那小崽子跟你告别,死了……你不是要伤心吗?……”

小母马嚼着干草,听着,闻闻主人的手……

姚纳讲得有了劲,就把心里的话统统讲给它听了……

(1)姚纳的双重苦恼是什么?

(2)这段文字与前文构成何种关系?

(3)姚纳向马诉说苦恼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标准答案:

(1)姚纳的双重苦恼是什么?

答:一是儿子的突然去世,二是无人能昕他的诉说。(2分)

(2)这段文字与前文构成何种关系?

答:对比。(2分)

(3)姚纳向马诉说苦恼反映了怎样

文档评论(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