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下册单元任务与人文主题 复习梳理.docx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下册单元任务与人文主题 复习梳理.docx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必修上至选必下单元任务与人文主题梳理

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青春的价值”

青春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澎湃着无法想象的生命能量,也会创造无可限量的生命价值。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以“青春的价值”为人文主题,所选的五首诗歌和两篇小说都是对青春的吟唱。作者或感时忧国、抒发情怀,或感悟人生、思考未来,让我们体验到各具特色的文学表达,点燃澎湃的青春激情。

课本素材:(1)《百合花》小说所讲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部队发起总攻前,小通讯员和“我”到包扎所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以及此后发生的故事,表现了战火中的青春美和人性美。

(2)《哦,香雪》小说讲述的是改革开放初期山区少女对现代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当“青春”遭遇“远方的世界”时,年轻人所迸发出的用知识改变贫穷、落后,走出封闭的美好愿望。

(3)《与妻书》林觉民与妻诀别,倾诉衷肠,动之以挚爱深情,晓之以国家大义。他不惜牺牲个人幸福、矢志拯救国家民族、“为天下人谋永福”的视死如归的精神,体现了“青春”的担当。

(4)《沁园春·长沙》是32岁的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所作。诗中抒写出革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的青春担当、展现了蔑视反动统治者的青春胆量,以及改造旧中国的青春壮志。

(5)《红烛》闻一多先生化身红烛,以点点烛光,沸起人们的热血,烧破黑暗的“监狱”,让中华大地重现光明。青春,何为青春?诗人用赤子之心,告诉青年:“莫问收获,但问耕耘。”青春就是奉献。于是中国被唤醒了,点点烛光,燃起漫天星火。

(6)《喜看稻菽千重浪》青年袁隆平立志“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他顶着权威的压力和世人的嘲笑,将不可能变成了现实。他不向权威妥协,这是青春的倔强;他坚信科学,这是青春的信念;他的“禾下乘凉梦”是青春的浪漫。

单元任务1.从两篇小说中各选择一两个感人的片段,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分析典型的细节描写,并作简要点评。

【答案】【示例1】《百合花》中对通讯员枪筒里插的树枝、野菊花的细节描写,巧妙妥帖地表现了小战士的形象特点。在去前沿包扎所的路上,“我”从通讯员背后看去,他“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不是伪装,而是“装饰点缀”,这正是通讯员天真活泼性格的反映,是他那颗年轻而火热之心的写照。当通讯员回团部时,“我”又一次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这含蓄地表现了小战士面临战斗却毫不畏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一细节描写,揭示了通讯员美好的心灵,为下文通讯员舍身救人之举作了铺垫。

两处细节体现出我们的战士是为了祖国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和平与幸福的生活而扛起枪杆的。他们对敌人有无比的恨;同时,他们也有着爱自然、爱生活、爱和平的情愫。

【示例2】《哦,香雪》“香雪夜归”这一情节中,作者抓住一系列的细节展开了复杂、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示了香雪丰富的心理活动,丰富了香雪的形象。文中“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叫人心跳的寂静”“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等句用环境折射出她的恐惧。如此胆小的她却能独自面对大山与黑夜,表现出她的勇敢和强烈的自尊心。接着写她得到朝思暮想的铅笔盒而压抑不住内心的兴奋,作者用了“举”“拍”“摸”“合”一系列动词,传神地写出了香雪“心里很满意”。随着香雪心情的变化,“风也柔和了许多”,“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小溪“欢腾着向前奔跑”,静谧的自然环境烘托了香雪愉悦的心情。

小说着重描写香雪独自一人走夜路时的所见所感,在这其中,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充分而细致地揭示了香雪的心理活动,展现了香雪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以及她对都市文明的渴慕与追求。

补充:(一)《百合花》中的相关细节描写及其作用。

(1)小通讯员步枪筒里的“伪装”的细节。第一次是在去包扎所的路上,“我”看见他“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是装饰点缀。”第二次是“我”目送他走远了,“看见他的枪筒里不知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这看似信笔写来的几句,却把小通讯员那纯朴.自然的情趣表现了出来。在即将发起总攻的时候,在紧张的战斗间歇,这个小战士还有心思把伪装作为装饰,在枪筒上插‘上树枝和野菊,这种行为表面上是“我随意看到的,或者还显出这个小战士的天真、孩子气或是涉世不深,实际上这些描写正体现了小通讯员的青春活力、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也含蓄地表现了小战士面临战斗却毫不畏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一细节描写,揭示了通讯员美好的心灵,为下文通讯员舍身救人之举作了铺垫。

(2)小通讯员“衣肩上的破洞”的细节描写。

第一次是在借被时,由于羞涩、慌张,小通

文档评论(0)

有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有点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0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