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课件【原创】【共86张PPT】.pptVIP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课件【原创】【共86张PPT】.ppt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噩耗,纷纷书写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还有什么遗憾?课后活动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干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②辛亥革命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人们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了有利条件。③但是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这一根本任务没有完成。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1.二次革命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被镇压下去。2.袁世凯复辟帝制(1)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下令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2)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3)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元旦举行登基大典。3.护国战争(1)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2)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护国战争结束。4.军阀割据: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P55材料研读:试通过以上材料分析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孙中山反对袁世凯称帝,认为其行为破坏民主共和制度,不得民心。他誓死讨伐袁世凯,以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P55材料研读:根据材料想一想,北洋政府的割据局面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材料中农户和耕地的大量减少、荒地的大量增加,说明军阀割据局面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材料中陆军人数和军费的大量增加,说明军阀割据时期战事不断,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P56课后活动:1、BP56页“二十一条”主要内容和影响课后活动主要内容: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影响:①极大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大大加深中国的苦难;②助长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③加剧了中日矛盾,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日爱国斗争,④加速了袁世凯政府的倒台;第12课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2)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3)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1)主要内容: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②口号:民主与科学。③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意义:①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③它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潮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课后活动结合本课内容,请你谈谈民主与科学口号的进步意义。通过对近代历史发展进程的回顾,理解中国人对于近代化的探索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再从民主与科学口号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及在当时条件下的先进性来理解和把握。第13课五四运动1.五四运动的爆发(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2)爆发:①时间地点:1919年5月4日,北京。②口号: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③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2.五四运动的扩大①1919年6月。②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③主力:工人阶级。④结果: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3.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①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②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材料研读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外争主权”把矛头直接指向帝国主义国家;“内除国贼”把矛头直接指向北洋军阀政府。“全国工商各界”“开国民大会”说明五四运动是一场社会各阶层普遍参与的运动。课后活动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