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01 认识生物+认识细胞-【知识手册】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2024).docx

归纳01 认识生物+认识细胞-【知识手册】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2024).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班级姓名

归纳01认识生物+认识细胞考点一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观察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2)工具:肉眼、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3)观察的步骤:确定观察目的→明确观察对象→做好观察记录→交流观察结果。

(4)注意事项: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并做好记录;对于耗时较长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观察过程中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在观察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同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5)观察的生物:大多是植物和动物,除了这两类外,还有真菌、细菌和病毒等生物。

考点二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基本特征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补充:病毒属于生物

(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如鸬鹚捕鱼;绿色植物吸收水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生物能进行呼吸。如鲸需要时常浮出水面换气。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如向日葵向光生长;含羞草受到碰触后展开的叶片会合拢;羚羊发现敌害迅速奔逃。

(5)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如种子萌发成幼苗(生长、发育);鳄类通过产卵繁殖下一代(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变异)。

(7)生物能够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如人体排汗、排尿、呼出二氧化碳;植物落叶。

2.生命现象(生物)的判定

(1)判定的依据:主体是否同时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2)应用

①属于生命现象:生石花开花、蜘蛛结网、猫捉老鼠、铁树开花。

②不属于生命现象:机器人扫地、钟乳石长大、

铁生锈、电闪雷鸣。

考点三学习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目镜(1)结构

目镜

压片夹载物台转换器镜筒反光镜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物镜通光孔遮光器镜臂

压片夹

载物台

转换器

镜筒

反光镜

细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

物镜

通光孔

遮光器

镜臂

单目显微镜

(2)功能

①目镜和物镜:放大物像。

②反光镜和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

③粗、细准焦螺旋:调节镜筒升降;

a.粗准焦螺旋:寻找物像,大幅度升降镜。

b.细准焦螺旋:小幅度升降镜筒,使物象更清晰。

④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

⑤压片夹:固定玻片标本;

⑥转换器:转换物镜。

2.练习使用显微镜

粗准焦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移动手轮

底光源

底光源

开关及光源调节旋钮

开关及光源调节旋钮

双目显微镜

双目显微镜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调光(三转动)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遮光器,将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③转动反光镜,直至在目镜内看到明亮的圆形

视野。

(3)调焦观察(一放一降二转动)

①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的中心;

②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至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着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

③一只眼睛看着目镜内,同时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收镜

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擦拭镜头要用擦镜纸。

3.注意事项和相关原理

(1)观察的材料特点:薄而透明。

(2)光线的调节

①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大光圈;

②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小光圈。

(3)目镜和物镜的判断依据

①目镜:上端扁平无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②物镜:上端有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物镜

(4)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

放大倍数。

①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观察到的范围越小,细胞数目越少,体积越大,;

②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观察到的范围越

大,细胞数目越多,体积越小。

(5)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成倒立、放大的虚像,即物与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例:用显微镜观察字母“p”,视野中看到的

是“d”)。

(6)玻片的移动:与视野中物像所在的方向一致,即“像在哪,往哪移。”

例:像在视野左上方,玻片向左上方移动。

(7)光线经过的路径: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物镜→镜筒→目镜。

(8)视野中污点位置的判断

①视野中的污点只可能在玻片、物镜或目镜上;

②判断方法:(动则在,不动则不在)

考点四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

1.玻片的种类

(1)根据制作方法

①装片:用撕下或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个体微小的生物也可直接制成装片。如青霉装片。

②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如心

肌切片;

③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中小学一线教师,熟知考情与学情,致力于提供优质文档资源,服务更多教师与学生。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