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上)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郭沫若和惠特曼的诗歌意象群中,“海洋”都占据了重要地位。二者是以影响关系存在的,惠特曼海洋诗的风格改变了中国传统诗歌中提及海洋时的情感。
受儒道自然观的影响,中国传统诗歌中的大海往往只是人们观赏的景象,诗人大都是借景抒情,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传统“发乎情、止乎礼”的诗歌教义往往限制着古代诗人想要酣畅淋漓地抒情达意的愿望。《唐诗三百首》里有很多嵌有海的诗句,如白居易写“忽闻海上有仙山”,李白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等,但海洋在这些诗里,没有像日、花、江、河那样成为诗人讴歌的正面对象,它只不过是一种抽象的地理遥远的概念。“五四”的时代精神呼唤着狂飙突进的诗风,只有充满高于人类力量的自然物象才能和这一时代精神契合。于是,新诗的先驱们从惠特曼诗歌中汲取精神,对中国传统诗歌理论和实践进行大胆改造。
这种创造体现在主体对大海的态度上,就是从畏惧向渴望征服转变。古诗中海的形象表现出慷慨悲凉的在少数,表现变幻莫测、诡异奇绝居多,这里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即对大海的神秘莫测的恐惧情感与隔膜态度。惠特曼诗中满是由气势恢宏的大海激发而出的直面挑战的勇气和毅力,给了郭沫若等很多现代诗人以很深的启发。在《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诗人展现出海洋的博大神秘、势不可挡的气势。相比于古诗中温柔婉转、发乎情止乎礼的抒情,郭沫若诗中的海洋之形、声、味以直观真切的感受洗涤了读者的内心世界。诗人仿佛置身地球之外,像是在太空中俯视地球这颗蓝色星球的全貌。在诗人眼中,海洋是“无限”的,是有着能够推倒地球的力量的。对于海洋力量的赞美抒发了一种借助海洋无穷的力量推翻已有的存在的渴望。诗人渴望毁坏和创造,而这种渴望在海洋势不可挡的气势面前达到了顶峰。诗人在此刻对海洋的情感是充满征服欲望的。
郭沫若这种由传统诗歌意象发展出的新意象受到了惠特曼的影响。惠特曼《草叶集》中的《海流集》借助海洋意象书写人对自然的征服欲望,其中的海洋意象都是自然之力与征服欲望的载体。与其他温婉轻柔的爱情诗不同,惠特曼笔下哪怕是描写爱情这样柔软的心灵感受,也要使用充满力量感的大海作为背景环境。
总之,同样是写海洋,与中国古代诗歌相比,郭沫若笔下的大海更加浪漫化,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也丝毫不受约束,征服与创造的情感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惠特曼诗中充满激情的大海促使了郭沫若海洋诗发生这种从节制、敬畏到创造、征服的情感转变。
(摘编自陈子尧《惠特曼海洋诗对中国新诗中海洋意象的影响》)
材料二:
中国古代文学中海意象的主题史研究近年已取得不少成果,王立的《心灵的图景———文学意象的主题史研究》,专章讨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海意象的渊源和历史流变,着重指出在《山海经》等上古文本及秦皇汉武海上求仙实践的影响下,中国古典文学绵亘着一个海上仙话想象的抒情和叙事传统,文学中的海意象属于古典意义的游仙主题系统。
中国近代史以来,海洋不再是表达想象欲望的诗意所在,而一跃成为现实挑战的地理存在,一种崭新的海洋文化地理观得以确立。自此之后,文学中的海意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近代作家们超越了已定型化了的古代海洋意象系统,重新生成具有近代思想内涵的意象,用以表达感时忧国的现实精神和抒发民族复兴的理想。
近代诗歌中的海洋意象大多不局限于仅作背景揭示功能,它已融入新时代精神和创作主体的人格情趣。从意象共时性传播角度看,海洋意象的潮动反映了中国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转型,体现了近代知识分子感时忧国、救亡图存的基本精神导向,因而海洋意象实际上已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有机的符号系统。梁启超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便是有力的例证。这首诗以汪洋恣肆的气魄、深蕴的象征意义创造了近代海洋诗的最高范例。在这里,太平洋已成为作者表达激情和理想的整体象征意象,它不但是情感触媒,而且已变成人格化的精神力量,寄寓了梁启超对新世纪民族复兴的强烈期盼。
“五四”新文学一方面赓续了感时忧国的近代文学精神,另一方面又开拓了个性主义的新境界。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使得海洋意象不但用来表达现实忧患意识,同时也成为创作主体个性张扬、自我表现的符号载体。《女神》的许多篇什把海意象的这种强烈的个性特征推至极端。大海意象在这部诗集中的重要地位不可忽视,它往往与“太阳”意象一起表达诗歌主题。郭沫若以其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川省绵阳市芦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 重庆市第四十九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月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湖北省沙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州自检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x
- 吉林省友好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 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 安全距离汇总.doc
- 煤矿爆炸材料管理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
- XXX公司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范文.docx
- 某公司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