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
《饮食与营养》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设计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通过两个活动“选购三餐食物”和”鉴定食物主要成分“使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饮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内容是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章第一节《饮食与营养》。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第5个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人”中提出:人从生物圈中摄取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以满足自身对物质和能量的需要。其中第一个具体内容标准是: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这是本节的重点。
本节开篇,安排了“选购三餐食物”的活动,这一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从生长发育、学习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入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饮食习惯来选择食谱,并将食物初步分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从自己日常生活的情境中发现问题,为后面的探究、反思学习打下基础。“鉴定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的实验,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的各种营养物质,认同人类生活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它生物。这种从学生已有生活经历和经验出发走进教材,再从运用所学知识走向生活的教学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内驱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学情分析
从学生知识结构和已有生活经验来看,学生知道饮食的重要性,但并不清楚为什么要饮食的真正原因。知道饮食中含有营养,但不清楚含有哪些具体的营养物质,饮食习惯、食物选择与营养分配之间的关系没有构建。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合作探究能力正在不断培养训练当中,因而“阅读探究”和“实验合作探究”这两个教学环节都要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与指导下展开,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带着提示去实验”。
教学条件分析
我校七年级共设1个班,33人。具有多媒体设备,实验设备齐全,能完成本节课实验所需。
三、教学目标
鉴于对教材的上述理解,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要求及本课特点,我确立了如下目标:
[知识目标]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能力目标]完成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资料分析、交流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人类生活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它生物。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根据课程标准对这一节的具体要求,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了解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通过已有生活经验和阅读课本知道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教学难点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认知情况我确定的教学难点是:对“鉴定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的实验的现象的分析。这个实验中,学生除了仔细观察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外,还要结合相关资料,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作出判断,说出食物中含有的各种营养物质,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材在此增加了“提示”栏目,补充相关知识,同时在“信息库”中也安排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有关内容,为学生突破难点提供支撑。
教法与学法
1.教法
依据新课程生物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生物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本课教学中我注重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我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1)自学导思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资料,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直观教学法。通过观察“鉴定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的实验,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逐步将学生从感性的认识引导到理性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手实验和从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2.学法
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课标要求: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提示,小资料以及信息库内容,培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2)随着老师的设问,学生自学教材,主动思考,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实验准备
烧杯、面粉、馒头、鸡蛋清、热开水、花生、白纸、碘酒。
教学流程
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体验生活,纸上谈兵
知识盘点,整体把握
合作探究,寻求真相
激疑设疑,加深理解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八、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在认真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的基础上,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调查早餐现状和我国中小学生营养调查切入,直观的数据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思维冲击,也引发学生理性的思索,对“民以食为天”有更深的感受,产生饮食对我们人体很重要的强烈共鸣。
(二)合作探究,寻求真相
在学生初步产生饮食对我们人体很重要的强烈共鸣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中究竟含有我们人体需要的什么成分呢?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资料和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调研题及答案(三套).docx
- 纺织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docx
- 2020年成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考点复习:周围神经系统.pdf
- 预防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流程在危重症患者的实施及效果.docx
- 处理客诉learn法则.docx
-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因式分解练习题(供参考).doc
- 排水管道非开挖原位固化法修复内衬优化设计.pdf
- 白居易介绍近年原文.ppt
- 8D报告-8D-Report-(8项准则)-PDF近年原文.pdf
- 穴位注射操作规程.doc
- 外卖食品安全风险的治理构建与实践向度.pdf
- DB15T 2190-2021 岭南温暖区玉米机械化籽粒直收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15T2178-2021 金莲花种植技术规程.docx
- DB1504╱T 1027-2021 日光温室番茄越冬茬生产技术规程.docx
- 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数据库规范 (DB15T 3688-2024).docx
- DB15∕T 2382-2021 草原生态修复监测核心数据规范.docx
- DB15∕T 2362-2021 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 β 射线法.docx
- DB15_T 2909-2023 优质燕麦草饲喂奶牛节本增效技术规程.docx
- 健康中国背景下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创新探讨.pdf
- 我国食品安全信息共享机制建设析论.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