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识媒介信息》教案.docx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辨识媒介信息》教案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能够针对不同媒介,正确理解、辨析、评判各种媒体带来的信息。

2.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习辨识媒介信息,了解辨识虚假信息的基本知识、方法,并将其运用于生活之中,提升思维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 利用多种媒介传播信息,掌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传播信息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技巧、要点等,并进行有效实践,不断提升媒介应用能力与审美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 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良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媒介素养。

【教学重点】提高运用多媒体学习、工作、交往的能力,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生活。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理解、辨析、评判各种媒介信息,多角度分析问题,养成独立判断的习惯,从而以正确的价值观面对海量的信息。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讨论。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火眼金睛——辨识媒介信息的真假

【导入语】进入媒介多元化的时代,媒介信息在告知我们,娱乐我们,取悦我们的同时,也在打搅我们,烦扰我们,迷惑我们,波涛汹涌的信息浪潮中,对万千媒介说我爱你,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保持理性,学会辨析媒介立场,多角度分析问题,逐步形成独立判断,做出客观评价,看清纷繁复杂的媒介世界,学会正确面对海量信息,并恰当筛选利用,提高媒介素养,拥有一双慧眼,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立足语文,拥抱时代。

(一)辨识媒介信息真假的案例分析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和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的获取就在弹指之间。但是,不知道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信息让你或惊喜或惊讶或惊吓。但是到头来,你发现,终是虚惊一场。

案例一:近日,网传有中国男子在柬埔寨被绑架,并不断被抽血贩卖。

2月28日,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发布《驻柬埔寨使馆发言人就柬警方查证“血奴”案属编造事发表谈话》。文中称,柬警方向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通报了初步调查结果并发表公告,认定所谓“血奴”案纯属编造。

教师分析:中国公民李亚缘纶偷渡来柬,后因肝部患严重疾病,联系当地一社会组织寻求帮助,先后有3人出于不同目的,协助李编造、宣传其被非法拘禁,受到虐待及充当“血奴”的假新闻,误导舆论,严重影响社会秩序

案例二:2022年1月11日,一则名为“平均一天吃4个鸡蛋胆囊长满结石”的新闻冲上热搜,引发网友们的关注和讨论。

教师分析:看完整篇报道你就能发现,长结石的罪魁祸首,并非鸡蛋,而是当事人作息不规律,饮食习惯不佳等多重原因造成的,有专业营养师也表示,食物中的胆固醇对于人体总体胆固醇的贡献率不高,吃点鸡蛋并不用太担心,正常吃鸡蛋,对人体没有危害

案例三: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联合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冠状病毒

记者31日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了解获悉,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武汉病毒研究所联合研究初步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此前,上海药物所启动由中科院院士蒋华良牵头的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药物研究应急攻关团队,在前期SARS相关研究和药物发现成果基础上,聚焦针对该病毒的治疗候选新药筛选、评价和老药新用研究。

目前,双黄连口服液已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开展临床研究。

教师分析:市民误以为,这种口服液可以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我们从新闻的标题及内容看

抑制确实不等于预防和治疗,近义词容易使读者误读,所以“人命关天的好消息表述要准确再准确啊!”

(二)辨识媒介信息真假的专家引领

播放视频:中国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的专家访谈

主要关注两个问题:

1.为何在互联网时代谣言的传播会加剧?

2.社交媒介崛起后,网络谣言有哪些新特点?

(三)辨识媒介信息真假的方法

1.“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吕氏春秋?察传》有辨识信息的自觉与能力,能够分辨各种媒介信息的真伪,就成为当代人必须具备的媒介素养。我们首先就从语言的角度来分辨一下信息的真假。

学生活动一:结合实际生活中遇到的虚假信息,以小组为单位,有条理归纳媒介虚假信息的语言特征。

注意两个问题:

(1)自己划一划,找一找虚假信息的语言特征。

(2)与同学交流自己发现的虚假消息的特征,议一议,看有没有共同的地方,确定一位同学负责执笔有条理地归纳虚假信息的语言特征。

播放视频:标题党如何炮制与事实不符的“爆款新闻”的。(由papi酱团队制作的视频)

学生活动展示:

拆解“标题党”的常见套路

播放学生活动视频(5分钟)

2.总结真假新闻的语言特点

首先我们关注标题

真消息言语平实,表意清晰

假消息多标题党,文不对题

再关注概念表述

真消息对概念界定清楚,定义准确

假消息模糊语言代替精准定义

再看表述的客观性

真消息陈述客观表达理性

举证丰富剖析全面

假消息感性语言代替理性分析

最后看结论的

文档评论(0)

1658576823bd1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