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古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pdfVIP

辛弃疾古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辛弃疾古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这是《稼轩词》中突出的爱国篇章之一,表达诗人想要抗敌救国

的雄图大志,以及为国效劳的忠心。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①》

作者: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②。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

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③。想当年④,金戈铁

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⑤,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⑥,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⑦,一片神鸦社鼓⑧!凭谁问,廉颇

老矣⑨,尚能饭否?

【注释】

①京口:古城名,三国孙权曾在此建都,后迁建业于此置京口镇,

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市。北固亭:一名北固楼,在镇江城北的北固山上,

下临长江。南朝梁武帝萧衍执政时曾改名为北顾亭。

②孙仲谋:是吴大帝孙权的字,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君主。这

两句是说:千百年来江山依旧,却无外寻找像孙权那样的英雄人物了。

③舞榭歌台:歌舞的楼台。榭:高台上的建筑物。风流:这里用

作的业绩。这两句是说,当年的繁华盛况和英雄业绩都随着时光的流

逝,在风吹雨打中消失了。

④寻常巷陌:普通街巷。寄奴:南朝首位皇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

他生长在平常人家,后做了东晋的首席将领,怀着私念出兵北伐,先

后灭南燕、后燕、后秦,一度收复洛阳,长安等地,官至相国,封守

王,后推翻东晋,自立为帝。这三句是说刘裕的住过的地方,现在已

成了斜阳草树中的普通街巷。

⑤想当年三句:赞扬了刘裕北伐中原的气概和成就。

【翻译】

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却无处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了。当年的

歌舞楼台,繁华景象,英雄业迹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流逝了。

夕阳照着那草木杂乱、偏僻荒凉的普通街巷,人们说这就是寄奴曾住

过的地方。回想当时啊,刘裕率兵北伐,武器竖利,配备精良,气势

好像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

南朝宋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

建功立业,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便仓皇失措。

四十三年过去了,向北遥望,还记得当年扬州一带遍地烽火。往事真

不堪回想,在敌占区里后魏皇帝佛狸的庙前,香烟缭绕,充满一片神

鸦的叫声的社日的鼓声!谁还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赏析】

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望,

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这首词用典精

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江山千古,欲觅当年英雄而不

得,起调不凡。开篇借景抒情,由眼前所见而联想到两位著名历史人

物——孙权和刘裕,对他们的英雄业绩表示向往。接下来讽刺当朝用

事者韩侂胄(侂:tuō,胄:zhòu),又像刘义隆一样草率,欲挥师北伐,

令人忧虑。老之将至而朝廷不会再用自己,不禁仰天叹息。其中“佛

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写北方已非宋朝国土的感慨,最为沉痛。

词的上片怀念孙权、刘裕。孙权割据东南,击退曹军;刘裕金戈铁

马,战功赫赫,收复失地。不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也表达了

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

下片引用南朝刘义隆草率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忠告韩侂

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鲁莽从事,接着用四十三年来抗金形势的变

化,表示词人收复中原的决心不变,结尾三句,借廉颇自比,表示出

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

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明代杨慎在

《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这

种评价是中肯的。

文档评论(0)

175****64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