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米市场调研报告书样本.doc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大米市场(含品牌大米市场)调研

TOC\o1-3\h\z\u

一、概述

中国是全球最大稻谷生产国,1998年稻谷总产量为1.93亿吨,约占世界总量34.4%。中国又是全球最大大米消费国,年消费大米达1.l7亿吨,人均98千克。大米养活了60%以上中国人口。粮食市场放开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经过十多年摔打和磨炼,大米有幸成为现在粮食市场上商品化程度最高粮食制品,至今还没有规模尤其大全国性大米企业。多年来,伴随一批全国性品牌大米企业崛起,这块市场角逐已经进入了品牌竞争新时代,行业领导者立即确立,竞争格局正在形成。

中国比较有名大米品种包含天津小站稻、东北盘锦大米、黑龙江响水大米和五常大米。产地全部在东北。每种大米中,各有其著名品牌。中国大米进入品牌时代,大米市场正向着无公害、营养高、口感好、方便实用方向发展,精制米、小包装米、免淘洗米在市场上十分畅销,相对一般大米有很强竞争力,市场潜力很大。

中国稻米80%作口粮消费,全国年均消费大米2.4亿吨,而其中品牌大米仅占2%。品牌大米是有商标注册大米。并不一定是名牌大米。品牌大米占据中国中高级市场,而现在中国中高级米市场被泰国米、东北米、湖南米占领。高级市场被有机米和日本米占据。

在以前,进口大米几乎全部是泰国香米,泰国香米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垄断中国高端米市场。现在每十二个月进口大约24万吨,很大部分被珠三角地域所消化,其它关键满足北京、上海、厦门等经济发达地域。这个需求还在不停地上升。在上海,中高级市场基础是泰国香米天下。正大集团泰香米在上海商超气势很大,关键有金莲花皇冠和皇族金辉两个品牌。泰国香米市场价平均为12元/kg。

7月,日本大米以每千克99元天价进入京沪两地。一次性进口24万吨,并于5月以198元/2kg市场价进入广州市场。拉开了品牌大米高端米市场序幕!

二、相关政策法规

1、购销体制和价格改革

大米在1985以前,由国家统购统销。1985年开始大米取消统购统销,迈出市场化第一步。

中国加入WTO后,粮食行业开始实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除国家掌握中央贮备粮源和地方政府掌握地方贮备粮源外,定购粮食逐步放开,,全国全方面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但经营大米关键渠道还是以前国有粮食部门,尽管这些部门经营形式已经有所改变,有已改为私人承包,或个人挂靠粮食部门来经营。大米销售渠道多样化,粮店、商场、超市、食杂店等四处全部有卖大米,从整体上看,大米销售主渠道是在批发渠道上,在批发这条渠道上,也还是国有粮食部门为主体。

相关管理条例: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

《粮食收购审核管理暂行措施》

《粮食流通监督检验暂行措施》

《粮食质量监管实施措施》

《粮食行政复议措施》

稻强米弱加工企业经营艰苦

受国家政策有效支撑,近期中国部分地域稻谷价格继续小幅走高,尤其是东北、四川、湖北及安徽等地,收购市场比较活跃,局部展现相互竞争局面,但现在在消费需求相对平稳、大米处于弱市情况下,其上涨空间将十分有限。据了解,目前南北产区绝大多数大米加工企业处境十分不佳,因为大米价格在中秋、国庆期间和南方销区市场需求出现阶段性放大过程中仍未出现显著上涨,且在新米集中批量上市打压下,连续震荡走低,而稻谷收购价格受国家临时收储政策支撑,出现连续上涨行情,大米加工企业利润微薄,经营比较困难,尤其是部分中小型企业现已纷纷停产。另据了解,现在产区相当一部分企业一直采取陈、新稻混合加工或陈、新米掺竞销售来应对市场不利形势,但这直接造成大米品质下降,而现在销区市场大米需求相对疲软,米价开始震荡回落。

运费补助东北赢利南方承压

11月初,国家为了确保中国粮价稳定,保障市场平稳运行,继续加强“北粮南调”,对于关内销区企业进入东北采购粳稻及大米给20~280元/吨运费补助。此项政策出台调动了南北企业入市经营主动性,促进东北大米外运数量增多,局部米价有所抬升,但也给需求低迷南方市场带来了打压,廉价东北米连续进关,造成市场价格连续弱势走低。现在来看,因为国家正在主动收购临时贮备稻谷,北粮南运政策还未真正展开,同时因为中国大米市场需求低迷,米价弱势徘徊,企业对后市迷茫,不敢轻易入市采购,同时销区企业库存量较多,也限制了企业采购意愿。据中国大豆网了解,现在北京、石家庄、郑州、杭州、上海、广州及昆明等关键粳米销区市场,大部分商家手中库存量仍能维持20天左右消费,而且均是前期低价、水分高粮源,在市场走势低迷之时,手中货源销售全部成问题,就更不敢轻易连续进货,商家谨慎观望心态显著,市场一片萧条。短期来看,在市场需求低迷、米价弱势走低、南北产区外运不畅之时,运费补助政策是把双刃剑,有利于东北承压于南方。

需求回暖后期米价有望上调

现在已经进入11月中旬,根据往年通例,再有半个月左右时间,南方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80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