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实务】梁毛 习题精析班教案 05-第3章-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三).docx

【建筑实务】梁毛 习题精析班教案 05-第3章-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三).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关于建筑幕墙防火、防雷构造技术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防火层承托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5mm铝板

B.防火密封胶应有法定检测机构的防火检测报告

C.同一幕墙玻璃单元不应跨越两个防火分区

D.在有镀膜层的构件上进行防雷连接,不应破坏镀膜层

E.幕墙的金属框架应与主体结构的防雷体系可靠连接

答案:BCE

解析:A选项,防火层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5mm的镀锌钢板承托,不得采用铝板。D选项,在有镀膜层的构件上进行防雷连接,应除去其镀膜层。BCE选项正确。所以本题选择BCE选项。

建筑信息模型(BIM)元素信息中属于几何信息的有()。

A.材料和材质

B.尺寸

C.规格型号

D.施工段

E.空间拓扑关系

答案:BE

解析:模型元素信息包括的内容有:

①几何信息:尺寸、定位、空间拓扑关系等;

②非几何信息:名称、规格型号、材料和材质、生产厂商、功能与性能技术参数,以及系统类型、施工段、施工方式、工程逻辑关系等。

冬期浇筑的没有抗冻耐久性要求的C50混凝土,其受冻临界强度不宜低于设计强度等级的()。

A.20%

B.30%

C.40%

D.50%

答案:B

解析: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或高于C50的,其受冻临界强度不宜低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30%。

高温天气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不应高于()。

A.30℃

B.35℃

C.37℃

D.40℃

答案:B

解析: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不应高于35℃。

混凝土在高温施工环境下施工,可采取的措施有()。

A.在早间施工

B.在晚间施工

C.喷雾

D.连续浇筑

E.吹风

答案:ABCD

解析:混凝土浇筑宜在早间或晚间进行,且宜连续浇筑。当水分蒸发速率大于lkg/(㎡?h)时,应在施工作业面采取挡风、遮阳、喷雾等措施。

关于高温天气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有()。

A.现场拌制砂浆随拌随用

B.打密封胶时环境温度不宜超过35℃

C.大体积防水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不应高于30℃

D.不应进行钢结构安装

E.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宜小于70mm

答案:ABCE

解析:高温施工混凝土宜采用低水泥用量的原则,并可采用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宜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混凝土坍落度宜≥70mm。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高档住宅楼工程……,施工单位项目部根据该工程特点,编制了“施工期变形测量专项方案”,明确了建筑测量精度等级为一等,规定了两类变形测量基准点设置均不少于4个……

【问题】

建筑变形测量精度分几个等级?变形测量基准点分哪两类?其基准点设置要求有哪些?

答案:

(1)5个等级。

(2)变形测量基准点分为沉降基准点和位移基准点。

(3)沉降观测基准点:在特等、一等沉降观测时≥4个;其他等级沉降观测时≥3个;基准之间应形成闭合环。

位移观测基准点:在特等、一等观测时≥4个;其他等级观测时≥3个。

【背景资料】

某综合办公楼工程,地下三层,地上二十层,总建筑面积68000㎡,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灌注桩筏板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施工合同。约定竣工时需向建设单位移交变形测量报告。部分主要材料由建设单位采购提供,施工单位委托第三方测量单位进行施工阶段的建筑变形测量。基础桩设计直径800mm,长度35~42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共计900根。

施工单位编制的桩基础施工方案中列明:采用泥浆护壁成孔,导管法水下灌注C30混凝土,灌注时桩顶混凝土面超过设计标高500mm,每根留置1组混凝土试件;成桩后按总桩数10%对桩身质量进行检验,监理工程师审查时认为方案存在错误,要求施工单位改正后重新上报。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测量单位按变形测量方案实施监测时,发现基坑周边地表出现明显裂缝,立即将此异常情况报告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立即要求测量单位及时采取相应监测措施,并根据观测数据制定了后续防控对策。

【问题】

1.指出桩基础施工方案中的错误之处,并分别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2.变形测量发现异常情况后,第三方测量单位应及时采取哪些措施?针对变形测量,除基坑周边地表出现明显裂缝外,还有哪些异常情况也应立即报告委托方?

答案:1.不妥之处一:施工单位委托第三方测量单位进行施工阶段的建筑变形测量。

正确做法:应由建设单位委托。

不妥之处二:水下灌注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正确做法:灌注C35的混凝土。

不妥之处三:桩顶混凝土面超过设计标高500mm。

正确做法:应至少比设计标高超灌1m以上。

不妥之处四:成桩后按总桩数10%对桩身质量进行检验。

正确做法:应按总桩数20%且≥10根进行桩身质量检验。

答案:2.(1)措施:必须立即实施安全预案,同时应提高观测频率或增加观测内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ouyangxiaox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线鞋类设计师,喜欢整理收集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