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实务】周超 课件 03-案例专项班(三).pdf

【建筑实务】周超 课件 03-案例专项班(三).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真题改编(二)

【背景资料】

某新建仓储工程,建筑面积8000m2,地下1层,地上1层,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建筑高度12m;地下

室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部分为钢结构;筏板基础混凝土等级为C30,内配双层钢筋网、主筋为Φ20

螺纹钢,基础筏板下三七灰土夯实,无混凝土垫层。

基础桩设计桩径Φ800mm、长度35-42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共计900根,施工单位编制的桩基施工方案

中列明:采用冲击钻机泥浆护壁成孔,项目部完成灌注桩的正循环清孔工作后,随即放置钢筋笼,下导管及

桩身混凝土灌筑,混凝土浇筑至桩顶设计标高,导管法水下灌注C30混凝土;每根桩留置1组混凝土试件;

成桩后按总桩数的20%对桩身质量进行检验,重点抽检了施工质量有疑问的桩。监理工程师审查时认为方案

存在错误,要求施工单位改正后重新上报。

由于本工程体形狭长,故建设单位委托了第三方监测机构进行施工期间的变形监测,监测机构有针对性的监

测了日照变形。

项目竣工验收前,进行了声学检测内容有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竣工验收时,进行了采光检测项目包

括采光系数,还对室内各主要功能房间进行了照明检测项目应包括照度、照度均匀度。

项目部按照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批等流程进行应急管理,应急预案包括:

1.与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和外部政府、消防、抢险、医疗等相关部门的信息报告、联系方法;

2.抢险急救的组织、现场保护、人员撤离及疏散等活动的具体安排。

【问题】

1.指出桩基施工方案中的错误之处。并分别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多写写错均不得分),清孔的方法还有哪

些?泥浆护壁灌注桩还能采用哪些桩基设备?

2.受检桩的选择条件还有哪些?还有哪些工程在施工期间需要进行变形监测,狭长建筑还要特殊监测哪些项

目?

3.本项目,竣工声学检测项目还有哪些?应对采光、照明检测项目还有哪些?

4.应急救援管理内容与应急救援预案内容还有哪些?

答案:

1.不妥之处一:项目部完成灌注桩的泥浆循环清孔工作后,随即放置钢筋笼。

正确做法:清孔工作后应先进行终孔验收后方可下放钢筋笼;

不妥之处二:放置钢筋笼和下导管后进行桩身混凝土灌筑;

正确做法:在下放钢筋笼和导管后应进行二次清孔,然后进行桩身混凝土浇筑。

不妥之处三:混凝土浇筑至桩顶设计标高。

正确做法:混凝土浇筑超过设计标高至少1.0m。

不妥之处四:导管法水下灌注C30混凝土。

正确做法:水下混凝土强度应按比设计强度提高等级配置。

1.清孔可采用正循环清孔、泵吸反循环清孔、气举反循环清孔等方法

泥浆护壁灌注桩按照成孔工艺不同,分为正(反)循环钻机、冲击钻机、旋挖钻机、多支盘灌注桩机、扩底

机械钻具等桩机设备。

2.

(1)施工质量有疑问的桩;

(2)局部地基条件出现异常的桩;

(3)承载力验收选择部分Ⅲ类桩;

(4)设计方认为重要的桩;

(5)施工工艺不同的桩;

(6)宜按规定均匀和随机选择。

2.在施工期间应对以下对象进行变形监测:

①安全设计等级为一级、二级的基坑。

②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软弱地基上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

③长大跨度或体形狭长的工程结构。

④重要基础设施工程。

⑤工程设计或施工要求监测的其他对象。

2.对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体形狭长的工程结构、重要基础设施工程,应进行水平位移监测、垂直度及倾斜观

测。

对高层和超高层建筑、长大跨度或体形狭长的工程结构,应进行挠度监测、日照变形监测、风振变形监测。

3.

(1)建筑声学工程竣工验收前,应进行竣工声学检测项目包括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隔声性能及混

响时间。

(2)采光测量项目应包括:采光系数、采光均匀度、反射比和颜色透射指数。

(3)室内各主要功能房间或场所的测量项目应包括照度、照度均匀度、统一眩光值、色温、显色指数、闪

变指数和频闪效应可视度;

4.

(1)建立组织机构、预案编制、审批、演练、评价、完善和应急救援响应工作程序及记录等内容。

1)紧急情况、事故类型及特征分析;

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与人员及职责分工、联系方式;

3)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的调用程序;

4)与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和外部政府、消防、抢险、医疗等相关部门的信息报告、联系方法;

5)抢险急救的组织、现场保护、人员撤离及疏散等活动的具体安排。

【背景资料】

某新建住宅工程项目,地处主城区。建筑面积23000m2,地下2层,

文档评论(0)

ouyangxiaox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线鞋类设计师,喜欢整理收集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