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10年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石泉县古堰集镇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1.基本情况
1.1自然条件
1.1.1地理位置概况
古堰集镇位于石泉县城南部,距县城5公里。在石泉水坝库区左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08°08′~108°14′,北纬32°52′~32°57′。区域内主要包括汉江右岸的赵家沟、汉阴沟、南沟河、荒山沟、邓才沟和风沟共7条支沟以及汉江干流右岸9km的江岸,除风沟直接汇入汉江外,其它五条支沟均汇入中坝河。古堰总面积49.74km2,水土流失面积29.23km2,占总面积的58.8%。主要治理区地处南部巴山区,在人口较集中的沟边、公路旁,海拔高程在340m—1381m之间,相对高差1041m。
1.1.2地质、地貌
⑴地质
古堰在我县水土保持区划中划分在巴山中度流失区。地质构造为巴山大断层属杨子地台边缘,构造以褶皱为主,裂隙发育。山顶普遍剥蚀严重但比较平缓。裸露岩石较多,土薄石厚,岩石破碎。出露岩性主要有黑云母片麻岩、石英岩、花岗岩和硅质岩。
⑵地貌
古堰小流域地处汉江下游喜河库区上游,地貌类型为巴山山系,山峦迭嶂,沟坡纵横,沟壑交错,沟谷外窄内宽,流域地势呈东西走向,西北高东南低,山体比较宽厚,山顶较为平缓,山势多呈浑圆形山脊,坡脚多出现局部山间坝子和宽阔河谷。
⑵植被
2010年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石泉县古堰集镇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沟内地形起伏较大,山坡自然坡度在5°—60°之间。小流域内土地总面积49.74km2,其中坡度小于5°的土地面积397hm2,只占总面积8%;坡度5°
~15°的土地面积422hm2,占总面积8.5%;坡度15°~25°的土地面积1212hm2,占总面积24.4%;坡度25°~35°的土地面积1818hm2,占总面积36.6%;坡度大于35°的土地面积1125hm2,占总面积22.5%。1.1.3土壤、植被
⑴土壤
根据石泉县农业局土壤测肥实验报告,古堰集镇土壤类型主要有水稻土、黄棕壤、棕壤三类。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河、沟两岸的河漫滩阶地上(一级阶地),是本流域的高产农业土壤,PH值为6.5,土层厚度大于70cm,水稻土中有机质如氮、磷、钾含量丰富,土壤养分结构合理,适宜水稻生长;黄棕壤分布在沟、河两岸(二级阶地)的梯坪地及缓坡
(10°—15°)耕地上,是主要旱作物和林、草宜生土壤,PH值在7左右,土壤中氮、磷、钾含量仅次于稻田,但高于陡坡耕地,土层厚度20—50cm;棕壤分布在流域的支毛沟内,其氮、磷、钾含量低于水稻土,但也适合水稻生长,产量低于主沟、河道两岸的河滩地稻田,土层厚度15~40cm。土壤多呈中性至弱酸性,通透性能较好,土壤质地以壤土层居多,保水、供肥能力较差,有机质含量中等,肥力基础较好,土壤保肥性总体属中等水平。山体裸露岩体较多,地块零散,夹杂分布较多的坡积土,因此,土壤的理化性状较好,适宜各类植物和农作物生长。详见表1-2。
表1-2古堰集镇土壤理化性状表
土壤速效氮(ppm)养分含全钾速效钾(%)(ppm)量土壤容重
土
壤
速效氮(ppm)
养分含
全钾速效钾
(%)(ppm)
量
土壤容重(t/m3)
土壤类型
全磷(%)
速效磷(ppm)
PH值
有机质(%)
全氮(%)
黄棕壤水稻土1.55851.5250~1506.42~8.17
黄棕壤
水稻土
1.55
85
1.52
50~150
6.42~8.17
1.3
0.18
0.11
7
1.850.151.6585.0077.56.5
1.85
0.15
1.65
85.00
77.5
6.5
70
1.28
0.12
2010年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石泉县古堰集镇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古堰集镇内没有规模性的连片森林,近年在石泉县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立县、蚕桑大县、旅游兴县、城市靓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指导下,兴桑养蚕、新农村建设示范等项目相继在部分村、组试点实施,
村落、民居、沟边营造了一些美化环境、发展庭院经济的四旁林,在公路边划定了一些退耕还林封禁区,现有植被类型多样,山上主要为灌木林和针叶、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以人工栽植、飞播的松、栎、柏为主,在沟谷及浅山、近村地带的坡地、地埂上,非规模性的分布着桑树、板栗、桃李杏、毛竹等经果林。流域内现林地面积3398hm2,其中用材林653hm2,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框式生态挡墙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
- 【施工管理】生态治理工程施工方案(投标文件技术部分).doc
- 主厂房钢结构吊装施工方案.doc
- 种养一体化农业循环经济项目40林果禽畜生态工程41可行性报告2013年.doc
- 种养一体化农业循环经济项目(林果禽畜生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8年.doc
- 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建设生态示范项目建议书.doc
- 砚山县回龙小流域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doc
- 新建天堂生态陵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校园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及配套建筑物外墙修复工程投标技术文件5质量保证措施.doc
- 2024年江西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物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4年内蒙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湖南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