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讲 修辞手法(练习)(学生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pdfVIP

第05讲 修辞手法(练习)(学生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05讲修辞手法(练习)

目录

模拟基础练1

重难创新练6

真题实战练9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古人曾说“不学诗,无以言”,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的重

要载体,是世界了解中华文明的一扇窗口。做好古典诗词的当代传播,让部分古典诗词与时代同行,对赓

续文化根脉、讲好中国故事有重要意义。古诗词中,唐诗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体裁之一。经过一千多年的

流传,人们依然能在唐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喜怒哀乐,找到与古人强烈共鸣的情感瞬间。大家之所以喜欢

唐诗,一方面是因为唐诗本身的节奏韵律十分便于朗诵记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唐诗兴盛的时代极具魅力。

唐诗成为中国古典诗歌领域最为璀璨的明珠,让历代人充满敬仰。

..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和文中“明珠”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

C.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2.下列诗句中,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水面风回聚落花B.数峰无语立斜阳

C.楼上春容带雨来D.蝉曳残声过别枝

3.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

②莫非中国式的历史论,也将沟通了中国人的文学论欤?

③然而“弱不禁风”的小姐出的是香汗,“蠢笨如牛”的工人出的是臭汗。

④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⑤在中国,从道士听论道,从批评家听谈文,都令人毛孔痉挛,汗不敢出。

A.设问反问对比借代夸张

B.反问比喻借代比喻夸张

C.排比借代比喻借代比喻

D.设问反问引用比喻借代

4.下列对例句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例句:当鹭鸟兴奋地在枝头起舞,当细雨窣窣在眼前低吟,当蛙鸣蝉噪沉睡于霜露,当绯红翠绿诉说

着凋谢,我们见此心中会慢慢翻涌起原始情愫的白色浪花,会由衷发出“生命是多么可贵”的感慨。

A.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自然界各种事物的生机活力和沉寂凋零写得形神毕现。

B.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人在面对自然时直觉的纯粹和情绪的激荡。

C.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既全面地展现自然事物的各种情态,又增添语言的魅力。

D.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从视听角度写出了动物的状态和植物的情态,特点鲜明。

5.下列各句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天气很热的时候,空气如果很湿润,植物发达的根仍然在大量吸水,到了夜晚气温下降的时候,叶片

上的气孔关闭了,水分就不能从叶片上的小孔里蒸发出去了。这样一来,植物“喝”进来的水越聚越多,

超过了它的需要。

A.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B.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C.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D.无事不登三宝殿。

6.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一步登天”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意境如何表达?画家从古诗词中悟出许多心得,并将其运用在中国画创作中,以期通过独特的构

思深化对诗境的理解,进而提炼思想、升华艺术表达。古诗意境的创作要点不是如何图解诗词,而是如何

传递情感。在创作中,每个画面与诗词的对应,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不仅要表达诗意,更要传递情感。

齐白石之“新”在于朴实天趣,黄宾虹之“新”在于浑厚华滋……历代中国画大家的代表作,表象是图式、

技法之新,实则是画家思想境界之新。画家的思想境界决定了图式、技法等变革。那些“一步登天”的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7****26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