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古代诗歌阅读
河北省邯郸市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二)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忧国①
陆游
恩许还山已六年,誓凭耕稼饯华颠②。
养心虽若冰将释,忧国犹虞火未然。
议论孰能忘忌讳?人材正要越拘挛。
群公亦采刍荛否?贞观开元在目前。
【注】①此诗绍熙五年(1194)作于故乡山阴。淳熙十六年(1189)诗人被劾罢官,至此已有六年之久。②华颠:白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回到故乡已经六年,他发誓要在耕作中度过余年。“饯”是送的意思。
B.“冰将释”比喻心无挂碍,有如冻冰融解毫无沾滞。此句其实反衬了下句。
C.“贞观开元”代指盛世。诗人为国事而担忧,对国家能否中兴信心不足。
D.本诗在抒情方式上和《书愤》有相同之处,都采用了叙事抒情和直抒胸臆。
16.全诗紧扣“忧国”,行文浑然一体,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案】15.C16.①整首诗围绕“忧国”,写了为何而忧、如何解忧及由此带来的中兴之效,环环相扣,浑然一体。②首联写退居生活,实则是为了突出颔联为国事而忧,为祸患即将发生而忧心忡忡,由此提出颈联和尾联的解决之道:要广开言路,要不拘一格用人才,这样才能国家中兴。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对国家能否中兴信心不足”错误。诗歌尾联意为:各位大臣也肯采纳我这普通百姓的意见吗?要是这样,那么贞观、开元的盛世就近在眼前了。由此可知,诗人尽管忧心国事,但仍然对国家中兴充满信心。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整首诗围绕“忧国”,写了为何而忧、如何解忧及由此带来的中兴之效,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恩许还山已六年,誓凭耕稼饯华颠”写作者已经离开原本的岗位或职责已有六年之久,他承诺要在家乡从事农耕,以此来迎接晚年生活。首联写退居生活,实则是为了突出颔联为国事而忧,为祸患即将发生而忧心忡忡,写了为何而忧。
接下来写了如何解忧及由此带来的中兴之效,颔联“养心虽若冰将释,忧国犹虞火未然”写虽然他的内心变得像冰一样平静,但他仍然忧虑国家未来的前途,害怕国家可能会陷入内战和动荡之中。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人们对于言论是非常谨慎的,作者认为不能忘却过去的历史,不能随便说话,更不能因为自己的才华而过于狂妄自大。这种拘谨的氛围表明当时中国政治文化的特点。最后一句话提到了“贞观开元”,这是唐代著名的两朝(贞观和开元)之一,作者希望能够重温这个伟大的时期的辉煌和风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未来的期许和祈愿。由此提出颈联和尾联的解决之道:要广开言路,要不拘一格用人才,这样才能国家中兴。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鹊桥仙
刘辰翁①
天香吹下,烟霏成路。飒飒神光暗度。桥边犹记泛槎人②,看赤岸、苔痕如古。
长空皓月,小风斜露。寂寞江头独步。人间何处得飘然,归梦入、梨花春雨。
【注】①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②泛槎人:张华《博物志》载,相传天河通海,有居海渚者见每年八月海上有木筏来,因登木筏直达天河,后“泛槎人”指乘木筏登天的仙游者。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在香气馥郁、烟霏满路的天宫中飞渡银河,意象奇美,意境神妙。
B.作者通过“泛槎人”典故,表达要乘筏登天、去往一个内心向往的超凡脱俗的美好世界的愿望。
C.词的下片作者在皓月当空、微风吹拂、雾露斜飞的夜晚独步江头,渴望置身于梨花春雨的美景之中。
D.词作将神仙世界与现实人生以记叙、描写、议论等方式巧妙地融为一体,用语凝练,音韵优美,意蕴深刻。
16.宋代词人张炎评论本词“出之以神仙,而入于现实人生”,请结合诗歌内容对此加以分析。
【答案】15.D16.①“出之以神仙”是指作者在上片写景,以大胆的想象描写了香气缭绕、烟霏弥漫、银河鹊桥、泛槎登天的神奇美妙的神仙境界。
②“入于现实人生”是指下片作者所处的现实,皓月当空,轻风吹露,环境优美,但作者心系家国,忧虑国事,只能在梦中才能到达梨花春雨的美好世界。
③上下片虚实相间,将神仙世界与现实人生融合在一起,表达了既想超然世外而又难忘世事的爱国情怀,丰富了作品内涵,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D.“记叙、描写、议论等方式巧妙地融为一体”错,词作中没有议论的表达方式。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的能力。
①所谓“出之以神仙”是指诗歌中通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