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语文教案 .pdf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醉翁亭记语文教案

醉翁亭记语文教案1

教学目的:

一背诵全文。

二基本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设想: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

要求,重点放在熟读和背诵上,同时能够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基于

此,本文教学从熟读课文起始,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对课文大意有

个初步感知;然后,指导学生以二人小组和全班讨论的形式,疏通全

文大意。这是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对于基本理解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目的,拟化繁为简,抓住贯穿全

文的主线--“乐”字,体会文中蕴含着的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学生能

对此有所体会或了解,即达到这一教学目的。

拟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一熟读课文;疏通全文大意。

二抓住“乐”字,基本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看“阅读提示”,了解欧阳修和本文写作背景;了解本文主要内

容。

二读课文。

△老师范读,或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

△老师提出下列字词,请学生读准字音。

方法:出示卡片或小黑板。

滁()壑()琅琊()潺()

酿()僧()辄()霏()

暝()朝()而往伛偻()

洌()蔌()射者中()弈()

觥筹()翳()

△学生试读课文。

要求:放声读书。

△学生互读课文。

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请一位学生读书,集体纠正读音。

(或请四位学生,每人读一段)

[说明]从正音入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是为了熟悉课文内

容。以上学生已经听读了两遍,自己读了两遍,对课文内容大致了解

了一些。本文语言浅易,熟读利于疏通全文大意。

三疏通全文大意。

△二人小组,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句,凭借

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

班集体讨论解决。

[说明]引导学生善于利用书上注解和工具书独立学习,这也是在

培育自学能力。设立二人小组,讨论全文大意,是为了互相启发,并

利于调动学习的乐观性和主动性。

△集体解决疑难

方法:二人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由其他小组同学

帮助解答。学生们都解决不了时,老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林壑尤美

(2)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3)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4)山间之朝暮也。

(5)山间之四时也。

(6)歌于途

(7)行者

(8)临溪而渔

(9)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

(10)杂然而前陈者

(11)起坐而喧哗者

(12)已而夕阳在山

(13)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说明]学生阅读中遇到问题,由谁来解决呢?同学之间相互启发,

自己解决。必要时,老师点拨或讲解。学习是学生的事,老师尽可能

调动他们自己解决问题。果能如此,久而久之,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就会增强。

△学生各自疏通全文大意。

方法:把课文的意思用白话说一遍,要出声音。

四再读课文。

齐读,或各自放声读。

要求:注意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画出来。

布置作业:

一熟读全文

二完成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一抓住“乐”字,基本理解课文内容。

二背诵全文。

教学步骤:

一读课文。

集体读或个人读。

二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讨论问题。

最终明确:乐。

△文中写出了谁“乐”?

最终明确:太守乐,众宾乐,滁人乐。

△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最终明确:

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

△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文档评论(0)

zhaolubin20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