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部分地区 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docxVIP

贵州省部分地区 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省部分地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

古代诗歌阅读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测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5—16题。

采桑子·重阳①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①1925年5月开始毛泽东率领红四军开进闽西扩大革命根据地。其主张不为大部分同志接受,受到排挤,被迫离开领导岗位。9月在永定金风养病。9月病中的毛泽东坚持坐担架赴上杭参会,病中恰逢重阳节,见黄菊开放,遂成此文。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生易老天难老”将人与天对比,将有限的生命与无穷无尽的宇宙比较,揭示了自然界是从不因为人而改变运行规律的道理。我们应该把有限的生命投身无线壮丽的革命事业,生命才会更加充实更加宝贵。

B.“秋风劲”除了写景,还具有象征意味。暗指阻碍革命的力量非常强大,如秋风一样扫荡天地一般。

C.写这首词的时候,毛泽东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但词中洋溢的革命激情,一反悲秋的调子,赞美大好的秋光。

D.“万里霜”就是万里秋,作者用“寥廓”和“万里”来描绘秋景之壮,用“胜似春光”来描绘秋景之丽。

16.这首诗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请结合诗句任选两种意象分析特点。(6分)

贵州省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合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孤雁【注】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由于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出川,滞留夔州。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笔下的孤雁不饮不啄,飞着叫着,呼唤着同伴。“飞鸣声念群”可谓一诗之骨。

B.颔联用“万重云”衬托“一片影”,突出孤雁在高远浩茫的天空中渺小单薄的形象。

C.颈联写出这只勇敢而执著的孤雁奋力追赶,望眼欲穿,终于看见了远在前方的雁群。

D.这是一首孤雁念群之歌,诗人以孤雁自喻,感情真切,符合“沉郁顿挫”的风格。

16.这首诗与写于同一时期的《登高》抒发了相似的情感,但抒情方式却各有不同,请结合两首诗分析。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宿龙兴寺綦毋潜

香刹夜忘归,松清古殿扉。

灯明方丈室,珠系比丘①衣。

白日传心净,青莲喻法②微。

天花③落不尽,处处鸟衔飞。

[注]①比丘:男性出家人。②喻法:用事例、比喻来阐述佛法。③天花:天女所散之花。

1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表明诗人在天色已晚时,投宿龙兴寺,诗人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清风吹拂松林,古殿于松间显现的场景。

B.颔联描绘了诗人好奇地向宝殿内张望,看见青灯长明,宝刹里一派肃穆幽然、清静宜人的气象。

C.颈联语言恬淡,描写龙兴寺僧人的弘法生活,僧人用精妙的语言弘扬佛法,诗人的敬仰之情跃然纸上。

D.尾联情景交融、虚实结合,虚写诗人看到天女所散之花纷飞不尽,实写鸟儿衔花飞舞,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16.《河岳英灵集》说綦毋潜善于书写超脱尘俗的情景,诗中的哪些内容给人以超脱尘俗之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注】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上片“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两句远近结合,既有动景,又有静景,意象开阔,层次分明。在短短的两句中竟然写出了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景物。

B.“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是本词的点睛之笔,“殷勤”运用拟人手法,使雨有了人的情意,在“殷勤”两字中隐藏着词人的无限感慨。

C.“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写作者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的状态。这三句似人物素描画,通过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也是高明的手法。

D.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词中所表现的,是作者雨后赏景的郁闷心境,体现作者有志难伸、壮志难酬的愁苦心情。

16.请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6分)

贵州省遵义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