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战歌
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不到一个月,就击溃了前苏联红军,直逼首都莫斯科。苏联全国军民紧急行动起来,男人几乎全部奔赴前线,留守的女人匆忙搬迁到后方的工厂中制造坦克等武器。
7月的一个黄昏,在莫斯科城里,一对新编的红军近卫军即将开赴前线。年轻的士兵们都是生平第一次穿上军装,甚至连给家人写一封告别信的时间也没有,就要匆忙上路,市民们倾城而出为他们送行。送行的人群里有一群妙龄少女,她们是莫斯科一所工业学校的女学生。此时,她们站在路边,看着行进中的同龄人,忽然唱起了一首歌——“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正在行进中的全体官兵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人人眼里含着激动的泪水,齐刷刷地向姑娘们行了个庄严的军礼。在姑娘们歌声的感染下,市民们也都高声唱起了《喀秋莎》。在歌声的陪伴中,年轻的近卫军第三师全体官兵雄赳赳地走向了保家卫国的前线……
在随后的一次极为惨烈的阻击战斗中,这队红军官兵却高唱着《喀秋莎》,一次次冲向敌人,让德军不由得胆战心惊。阻击任务完成后,全体官兵几乎全部阵亡。他们英勇顽强的阻击,给了不可一世的德军以迎头痛击,更为红军建立保卫莫斯科的最后防线赢得了宝贵时间。
从听到《喀秋莎》开始,他们的的生命只持续了短短一个月,但他们英勇杀敌的事迹,却很快传遍了全苏联。伴随着他们事迹的,还有歌曲《喀秋莎》。从此,《喀秋莎》便流传开来,北到列宁格勒,南到基辅市,整个苏联到处都在传唱着《喀秋莎》。;3.武器“喀秋莎”名字的由来
1942年初,一种速射的自行火炮在苏联兵工厂里以惊人的速度被大批量地生产出来,并很快装备到红军部队。这种火炮斜置在卡车上,能并排发射火箭,不像榴弹炮、加农炮那样笨重,不仅移动方便,而且火力凶猛,所以,战士们非常热爱这种武器。这种火箭炮的发射架上标着字母“K”,这是某兵工厂出厂时的标记。操纵火炮的红军战士就根据这个字母“K”,把大炮命名为“喀秋莎”,这个别名迅速在苏军里传播开来。一首歌曲的名字与一种威力强大的武器同名??这无意间又促使了这首歌曲的流传。
它发射时无数子弹铺天盖地袭来,就像晴朗的夏天突然袭来的冰雹一般。德国人把它称为“呼啸的死神”,由于密集的火箭弹在飞行时发出刮风般的嘶鸣声,因此又把它戏称为“斯大林的管风琴”。
曾有一位随军记者看到,伴随着“喀秋莎”火箭炮的呼啸声,苏军战士高唱着《喀秋莎》,好像是“喀秋莎”的歌声在向柏林进攻。;;2015年5月9日上午10时,俄罗斯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阅兵,庆祝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来自世界约2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出席。
在此之前的5月4日夜,参加胜利日阅兵夜间彩排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官兵第二次亮相。步伐未至,歌声已到。
他们唱着红场阅兵的必备曲目《喀秋莎》,正步踏过红场的青石路,但让人惊讶的是,他们唱的是俄语。
据新华国际报道,此前已在靶场有过第一次彩排合练。当中国军人用俄语唱起《喀秋莎》,以铿锵演绎柔情,52个俄罗斯阅兵方队齐声喝彩,有人边听边掉泪,有人加入合唱。
这首歌曲再一次将中俄两国紧紧联系在一起......
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当时的情景吧!;“法西斯”是什么呢?;法西斯主义国家是哪些?;轴心国;轴心国;同盟国;1939.9德国入侵波兰,战争开始
1941.6德国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1941.12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7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二战转折点
1944.6诺曼底登陆,德国全面溃败
1943.9.8意大利无条件投降
1945.5.7德国无条件投降
1945.8.15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9.2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大战结束。
;70年前的胜利来之不易,代价万分沉重。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人民都是受害者,而付出的牺牲之大,遭受的苦难之深,当数中国人民为最。结束于1945年的二次世界大战,涉及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人口,总兵力达1.1亿人,军民伤死9000万人以上,中国就损失了3500万军民。;1937年7月7日,日本策划“卢沟桥事变”,发动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他们曾叫嚣:一个月占领上海,三个月占领中国。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了六个星期的南京大屠杀。
在灭绝人性大屠杀中,惨遭日寇凌辱残害的妇女不计其数,日寇用了各种残酷的手段,杀害了30万南京人民,整座南京城成为尸横遍地,瓦砾成堆的人间地狱。这就是震惊世外,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我们永远会记住这个血债。;1945年8月15日,侵华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个无数国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