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新华中学2022年高二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A.对社会动乱的感伤?????????????B.爱国忧民的情怀
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D.热爱和平的态度
参考答案:
B
2.以下言论对应的学派依次是
①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②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③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④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A.法家、儒家、道家、墨家 B.墨家、法家、道家、儒家
C.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D.道家、法家、墨家、儒家
参考答案:
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儒家主张“正名”,各守其分,故①为儒家;道家主张柔弱无为,无为而达到无不为的境界,故②为道家;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故③为墨家;法家主张今必胜古,法令政策应因时而动,故④为法家;综上,故选C。ABD均在排序上有问题,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生需要结合各流派的主要思想特征来和材料中的话语进行对应。
3.西汉初和北宋初都面临制度上的问题是(???)
A.地方与中央争权??
B.郡县与封国并存??
C.皇权与相权矛盾??
D.内朝与外朝并存
参考答案:
A
4.唐王朝社会结构分为贵族和平民两部分,而平民包括两个部分:庶民和贱民。贵族跟平民的等级是严格的,只有一条似有似无的狭径,作为庶民爬上贵族地位的阶梯……这里的“狭径”主要是指
A.依附特权贵族????B.参加科举考试???C.经商成为富豪????D.耕织获得奖励
参考答案:
B
5.中央电视台CCTV-2推出的大型纪录片《货币》介绍说:“牛顿(1642年-1727年)不仅以其经典力体系闻名于世,他晚年任铸币厂厂长期间又提出了解决货币供应不足问题的办法:即将黄金价格定为每金衡盎司(纯度0.9)3英镑17先令10便士,使黄金的价格固定下来,这被认为是金本位制的开始,英镑开始逐步成为世界货币。”牛顿的创立的这一举措()
A.适应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时代要求
B.为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C.使英国伦敦成为最早的世界金融中心
D.说明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参考答案:
答案:B
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工业革命·金本位制对工业革命的影响
6.(多选题)下列表述中,可以概括秦朝至清朝2000多年历史发展特征的有
A.科举始终是主要选官方式 B.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
C.专制主义不断加强 D.统治者大力推动儒道佛三教合流
参考答案:
BC
本题考查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科举制设立于隋唐时期,所以A不符合题意;儒道佛三教合流出现于宋代,所以D不符合题意。由秦到清,中国的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专制主义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故选BC。
7.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思维导图,说明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
A.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B.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
C.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D.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参考答案:
B
8.有学者认为,能够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以下有关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参考答案:
B
9.有学者认为,儒学从只是先秦诸子之学的一支,到进入王权的视野并形成独霸的局面,主要是由于“儒学的法家化”,为了佐证这一观点,该学者最有可能引用的史料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C.“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D.“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参考答案:
D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是为了使儒学形成独尊的局面,所以是最有可能引用的史料,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典型的儒学而非“儒学的法家化”,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属于道家的顺应自然思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