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之《天净沙 秋思》 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年).docxVIP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之《天净沙 秋思》 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年).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净沙·秋思》

【目标定向】

1、培养古诗朗读能力。

2、通过欣赏这首曲,捕捉诗歌的意境美,品味诗歌的含蓄美,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3、学会如何阅读欣赏古代诗歌。

【教学重点】

解读文句,分析意境,解诗方法运用

【教学难点】

意境的把握品味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语设计:同学们,今天把大家请来,主要是请大家品酒。中央电视台有个栏目,美其名曰:百家讲坛,坛坛是好酒。今天我要说,唐诗宋词元曲,桶桶是美酒。现在,我们就来品尝一瓶美酒,它的牌子是《天净沙》,厂长是一名杰出的戏曲家,是被时人美誉为“曲状元”元代散曲家——马致远。推销员是谢老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马致远的悲秋之作——《天净沙·秋思》。

二、体会鉴赏诗词方法

师:那么,同学们该怎样去欣赏一首诗歌的美呢?

(出示投影并引导学生一同回答)PPT展示:

大而言之:知人论世感悟文韵

小而言之:1.反复诵读,读出韵味

2.抓住关键词体会:景物描写言外之意语言特点

(在黑板上板书“收获平台”四个字,整节课中把学生自己体会到的东西记录下来,让学生有一种骄傲感)

三、品味音韵美———我能读

师:我们知道了欣赏诗歌的一般方法,我们就试着自己来欣赏《天净沙秋思》。

1.请一学生朗读,教师进行诵读指导

明确:从整首曲来看,读得缓慢、悠长、读出秋景的冷落、萧条,读出情感的惆怅、悲凄。

2.教师播放《天净沙·秋思》朗诵音频3.全班齐读

4.粤语诵读

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品味词的音韵美。

问题设计: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让老师体味到了一种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这纯粹是因为你们读得好的原因吗?

(明确:音韵美的形成一是因为本词的押韵,一韵到底,造成舒缓凄婉的艺术效果。)

四、赏析意境美——我能说

师:天高气爽,萧瑟凄凉的秋季,自古以来就被无数文人墨客作为感事伤时的寄托。那么,这首诗歌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一关键诗句可以体现出来?

师:哪位同学考虑好了,请站起来说?

(学生可能有如下答案:表现了作者伤心欲绝的感情,这可以从“断肠人在天涯”看出。)

师:因为他远在天涯,所以才会伤心欲绝,愁思万千,肝肠寸断。同学们组成学习小组,四人一组,讨论下面的问题(投影):

用“从(词或句)中,我感受到了(看到了或想到了)”的句式说话,品味意境,填补作者留下的艺术空白。

(学生可能有如下答案:

生1:从“枯藤老树昏鸦”这句的景物白描中,我仿佛感受到了秋的凋零和凄清。深秋时节,藤蔓枯萎了,树叶飘落了,只

剩下光秃秃的枝丫,树梢上乌鸦凄厉的叫声,更增添了悲凉凄楚之感….

生2:从“古道西风瘦马”这句的景物描写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位长途跋涉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枯黄连天的野外艰难行进,一阵冷飕飕的秋风袭来,使他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倒抽了一口凉气……

生3: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句中,我仿佛感受到了这位游子在异域他乡的痛苦之情。此刻,太阳快要落山了,乌鸦也归巢了,他却不知家在何处,也不知.该向何处去,任马追着落日,漫无目的地行进……一股忧郁悲怆的思乡之情涌上心头,令他肝肠寸断,痛苦不堪……

师(引导学生一同回答):同学们答得都很好,我认为“枯、老、古、瘦……”这些表现景物特征的修饰语用得好,好在它们表现了深秋时节这些景物的特征,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极具表现力。如一个“瘦”字写出了马的孱弱。疲惫无力,那骑在马上的人呢?

师:那就更不用说了,“枯藤老树昏鸦”和“古道西风瘦马”使人感受到一种苍凉和伤感,而“小桥流水人家”好象很温馨,很感人,不是伤感的。那么“小桥流水人家”插在其间是否协调呢?谁来回答?

(引导学生:协调,因为黄昏时分乌鸦归巢,而游子却远在天边,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难以自禁。别人有家,尽享温馨,而自

己却有家不可归。那种伤心欲绝之情也就不言自明了。)

五、改编《天净沙·秋思》——我能写

发挥自己的想象,将这首曲改写为一幅画或400字左右的散文。(此设计把读与写结合起来,同时起到重温诗境、再创诗境的作用)

提示:诗改写成散文的基本方法有:1.高举想象大旗。强化诗的环境描写。

2.捕捉好意象,升华其包含着的深广的意蕴。

3.高举抒情大旗。强化诗的心理描写。4.浓重展示背景。强化诗的叙事性。

改编示例:日已暮,乡关尚不知在何处,老树上,寒鸦数只,哑哑枯叫,这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漂泊的人,又怎禁得寒鸦的催逼,一声声叫得人心惊梦寒。

归途漫漫,突然看到远处有小桥流水,绕水而居的村户,天空炊烟随风袅袅。

那个人,牵着那匹瘦马,走过桥上,溪水清透,他看见自己的脸,皱纹横生,鬓发斑白,苍老的容颜,潦倒的人生,突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电子图像处理技能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0日上传了电子图像处理技能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