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普济禅寺导游词(3篇).docx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普陀山普济禅寺导游词(3篇)

普陀山普济禅寺导游词(精选3篇)

普陀山普济禅寺导游词篇1

普济寺又名前寺,位于普陀山白华顶南、岭鹫峰下,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其前身是有名的不肯去观音院。唐大中年间(847-859年),日僧慧锷在五台山请得一尊观音像归国,遇狂风险浪阻隔,且有铁莲花围船,无法航行,只得上岸,与山民张氏在潮阴洞建此院供奉观音。梁贞明年间(915-920__年),由不肯去观音院扩大为寺。宋朝先后改名为五台圆光寺与宝陀观音寺,香光始盛。宋嘉定七年(1220__年),皇帝御书圆通宝殿匾额,定为专供观音之寺院。明洪武十九年(1420__年)实行海禁,朱元璋命汤和进山烧殿毁佛;直至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才迎佛回山,重建寺院。明孝宗嘉庆年间(1522-1566年),普陀山寺院再次被毁,宝陀观音寺也未能幸免。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1620__年),朝廷派太监张千来寺扩建宝陀观音寺于灵鹫峰下,并赐额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寺院规模宏大,一时甲于东南。清康熙八年(1669年),荷兰殖民者入侵普陀,该寺除大殿未毁外,其余均荡然无存。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修建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并赐额普济群灵,始称普济禅寺。雍正九年(1931年),扩建殿堂及用房,寺院因之规模宏大,前所未有。

普济寺山门是一个石牌坊,四柱三门,高约20米,柱上横眉雕刻有精致的云绫和石葫芦。坊内北侧,树一石牌,上书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到此下马。据传这是皇帝下达的圣旨,过去官吏到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对观音菩萨崇敬。

普济寺前有一个广约15亩的莲池,名叫海印池,亦名放生池,建于明朝。池上筑桥三座:中间一座桥面平阔,北接普济寺正门,南衔御碑亭。

亭系清雍正九年(1731年)建,中竖雍正所书丈六百御碑一方,高3米,宽1.5米。碑文记载普陀山历史,碑额上雕龙栩栩如生,书法遒劲刚健,可谓双绝。

东面一座为东桥,称永寿桥,长40米,宽7.5米,高6米,系明万历十四年(1536年)所建。桥上石栏柱头,刻有狮子40座,形态各异,生动逼真。

桥前有影壁,上书观自在菩萨五个大字,字高五尺,苍劲有力。墙旁刻有《心经》倾日:海上有山多圣贤,众宝所成极清静;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度众生住此山。

西面有一座长堍拱桥,四隅镂有龙首,逢雨水从龙嘴喷出,似袅袅轻烟。

普济寺占地三万七千多平方米,共有十殿、十二楼、七堂、七轩计231间,建筑面积11400平方米。在此山门内,有明万历、清康熙时的御碑三块,正中一块刻的是普济禅寺历史沿革,立于3.5吨重的基座上。

山门东侧是钟楼,重檐歇山山顶,内悬大铜钟一口,重3500公斤,铸于清嘉庆十二年(1820__年)。西侧有鼓楼。每天清晨撞钟,傍晚击鼓,即晨钟暮鼓。

天王殿亦称金刚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进门迎面是一弥勒菩萨,光首、笑脸、袒胸、盤膝,一手拿一支布袋,据说他能将世人一切若难人布袋之中。殿后有香樟八株,直径0.82米,枝茂盖庭。

大圆通殿是普济寺的主殿,圆通是观音菩萨别号,这座殿供奉的正是观音菩萨。殿堂宏大巍峨,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黄琉璃顶,九踩斗拱,门心板雕二龙戏珠。大殿可容数千人,有活大殿之称。殿前平台周有石雕栏板,台中有铜鼎炉,高约四米,上铸普济禅寺、千秋实鼎、光绪辛丑(即)冬月吉旦等字样。殿内正中端坐高达8.8米观音菩萨,全身金黄,眉清目秀,慈祥含笑,身边站立着善财和龙女,神态天真活泼。东西两壁又各塑有16尊不同服饰、不同形态的菩萨,称观音三十二应身,即观音以不同身份教化世人时的现身说法形象,加上中间供的观音佛身。这种塑法是观音道场的独特之处。主殿两旁建有配殿。两侧庑廊是罗汉堂,塑十八罗汉堂。

普济寺后湾有真歇庵遗址,为开山祖师真歇和尚修静处,其东无畏石高五丈、周百丈,上镌海天春晓、空有镜,并有一对联宝区照瑞相,刹海遍潮因。石巅过去有歇禅师塔。西侧另有一岩,俨如狻猊,作跳跃状,无数为猴岩。普济寺东南,海印池旁立有多宝塔。元元统年间(1333-1334年),普陀山僧孚中托钵江南,见姑苏盛产美石,便立志建塔。孚中名情信,浙江奉化人,天历二年(1320__年)迁住帝陀山。元顺帝曾赐号广慧妙悟智空宏教禅师。他住持宝陀观音寺十四年,以勤俭简朴著称,为兴建名山道场,多次外出云游募化,太子宣让王等出资建造多宝塔,故又名太子塔。塔全用太湖石彻成,呈方形,共六层,高32米,取《法华经》多宝佛塔之义定名。第二层之蟋龙柱,体态雄健,纹饰线条流畅。馀上三层,塔身每面镌有佛像一尊,全跏趺坐式,形象生动。整座建筑造型别致辞,雕工精巧,具有浓厚的元朝风格。像这样的元塔,全国罕见,现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一石,宛如三扇门板并竖,状如宝鸟,叫灵鹫石,又名慈云石,上刻

文档评论(0)

BeautifulAnge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