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校2021年高二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还会抑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增殖,这种现象包括
A.种间竞争、种内斗争 ??????B.共生、寄生?????C.寄生 ???D.种内斗争
参考答案:
A
2.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灌木呈镶嵌分布的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
B.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
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斗争
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随母株散播所致
参考答案:
B
【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分析】1、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遗传特征和空间特征.
2、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3、生物群落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些物种的种群消失了,另一些物种的种群随之而兴起,最后,这个群落会达到一个稳定阶段.像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群落的演替.
【解答】解:A、该种灌木空间结构的改变即改变了群落的水平结构,A正确;
B、这种改变只是灌木种群在空间上的分布变化,不属于群落的演替过程,B错误;
C、大灌木在空间上的均匀分布是个体的所需的空间较大,相互之间种内竞争的结果,C正确;
D、幼小和小灌木的集群分布,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有关,D正确.
故选:B.
3.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型为aaBbdd(3对基因独立遗传)的个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与基因重组无关
B.任何原核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只能来源于基因突变
C.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说明,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存在生殖隔离
参考答案:
B
【分析】
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指的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从而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结果是产生新的等位基因,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改变基因型,但是不改变基因的种类和数量。
染色体变异包括数量变异和结构变异。
【详解】A、基因型为aaBbdd(3对基因独立遗传)的个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与基因重组无关,与等位基因的分离有关,A正确;
B、原核生物的可遗传变异能来源于基因突变,也可以来源于基因工程的基因重组,B错误;
C、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
D、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说明,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生物的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4.孟德尔在豌豆的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和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分别是()
A.杂交和自交;测交????B.自交;杂交和测交
C.测交;自交和杂交???D.杂交和测交;自交
参考答案:
A
5.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是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B.癌细胞的细胞膜上载体蛋白减少,导致容易发生转移
???C.衰老细胞呼吸速率下降,所有酶活性均降低
???D.从总体上看,个体衰老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细胞的普遍衰老过程
参考答案:
D
6.从裸露的岩石上长出森林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演替过程。发生在裸露岩石上的群落演替顺序正确的是(??)
A.地衣、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B.地衣、苔藓阶段→灌木阶段→草本阶段→森林阶段
C.草本阶段→地衣、苔藓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D.地衣、苔藓阶段→草本阶段→森林阶段→灌木阶段
参考答案:
A
7.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将浸有0.5%硫酸溶液的小纸片贴在脊蛙腹部的皮肤上,蛙出现搔扒反射;
实验2:去除脊蛙腹部皮肤,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
实验3:另取一脊蛙,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
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剪除脑的目的是为了排除脑对脊髓的影响
B.实验3证明了搔扒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实验2不出现搔扒反射的原因是效应器被破坏
D.在实验1的搔扒反射中神经细胞产生了动作电位
参考答案:
C
脑是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脊髓,剪除脑的目的是为了排除脑对脊髓的影响,A项正确;实验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