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常考文言常识总结.docxVIP

高考语文常考文言常识总结.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

PAGE

PAGE1

高考语文常考文言常识总结

高考语文常考文言常识总结

在高中学习过程中,语文这门科目一定要学好,语文占着一个主要位置,语文教学以典范的古今书面语言作品为教学媒介,以启迪并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常考文言常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考语文常考文言常识

1、通假字: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摆脱,脱身)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岸边)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叹息。无,通勿,不要)

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

将子无怒(无通毋,不要)

2、古今异义:

泣涕涟涟(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三岁食贫(三岁,古义多年,今义三岁的年龄)

送子涉淇(子:古:你今:孩子)

将子无怒(将:古:请,希望今:将要;将军)

总角之宴(宴:古:欢聚,快乐今:宴会)

至于顿丘(至于:古:到达今:连词,说完一事,要说另一事时用至于)

3、词类活用:

夙兴夜寐(夙,夜: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晚)

4、特殊句式:

秋以为期(宾语前置)

5、一词多义

夙:夙兴夜寐(早)

夙夜忧叹(日)

夙志已酬(素有的,旧有的)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

1、词语:

窈窕:指女子步行缓慢的样子。

少焉:不多一会儿。酾酒:斟酒。

冯虚:冯,通“凭”,凌空之意。

愀然:忧愁的样子。

舳舻、横槊、赋诗、麋鹿、扁舟

徘徊、斗牛、扣舷、桂棹、幽壑

江渚、扁舟、相属、蜉蝣、肴核

狼籍、相与、枕藉、嫠妇

2、成语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将断未断。形容音乐细微绵长或声音微弱或情况危急。

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竭,尽、完。拿不尽,用不完。形容极其丰富。

3、文学常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眉山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同是“唐宋八大家”成员(另外有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词坛豪放派的代表(另有南宋辛弃疾)。是北宋欧阳修领导的古文运动的主将。词作代表《念奴娇.赤壁怀古》,散文有前后《赤壁赋》等。

高考语文重点知识点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2、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

3、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察、察看)

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6、不顾思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7、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8、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

9、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10、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11、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1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13、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14、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霑”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辞别。)

15、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驩”通“欢”,欢聚)

16、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17、阴知__党名姓,一时收禽。(“禽”通“擒”,逮捕,拘押)

18、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员”通“圆”,直径;“尊”通“樽”,酒杯)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约从离衡(衡,通横)

②孝公既没(没,通殁,死亡)

③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于是从散约败(从,通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

⑤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

⑥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

⑦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⑧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⑨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抗,通亢,高)

⑩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

二、古今异义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河:黄河以西。)

②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在这时)

③山东豪俊遂并起(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指山东省。)

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1.小说三要素:A人物B情节C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B论据C论证

3.比喻三要素

文档评论(0)

cyy556677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