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流行病学—牙周病流行特征.pptx

牙周病流行病学—牙周病流行特征.pptx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口腔流行病学

;学习目标;目录

content;;一般来说,口腔健康工作开展不力是牙龈炎在发展中国家更普遍的一个重要因素;发展中国家的牙龈炎、牙石等的患病率高于发达国家,农村居民的患病率高于城市居民,这与牙周病发生地区的经济状况有一定关系。而牙周炎情况有所不同,WHO全球口腔资料库的数据表明,严重牙周疾病的患病率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基本没有区别,几乎所有的人口都在7%~15%的范围内。;1995年第二次全国口腔流调显示,15岁少年牙石检出率为67.91%,牙石检出的平均区段数为2.06。35~44岁和65~74岁中老年的牙周炎患病率分别为14.82%和22.4%。

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调显示,12岁、35~44岁两个年龄组的牙石平均检出区段数均为农村高于城市,反映不同地区受检人群的口腔卫生状况;我国12岁人群组牙龈出血率是57.7%,牙石检出率59.0%,指标都偏高。调查还表明,用软垢指数对12岁、15岁、35~44岁年龄组人群做检查,所有年龄组软垢指数农村均高于城市。;2017年第四次全国口腔流显示:15岁人群中深牙周袋(≥4mm)检出率为6.5%,附着丧失(≥4mm)检出率为0.5%;35~44岁人群中牙龈出血检出率为87.4%,深牙周袋(≥6mm)检出率为6.9%,附着丧失(≥4mm)的检出率为33.2%;55~64岁人群中深牙周袋(≥6mm)检出率为15.1%,附着丧失(≥4mm)的检出率为69.9%。

;4.WHO牙周状况评价标准(15岁);我国15岁少年组牙石平均检出区段数为2.06,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属于低度流行地区,但是,牙石检出率较高,15岁组为67.91%,因此,从牙周病患病的百分比来看,我国各地区中、小学生牙龈出血与牙石检出率还普遍较高,牙周病在我国人群中普遍存在,评价人群牙周病的流行状况,不仅要看牙石区段数,而且还要考虑其患病率。;表5-7-8-25省市15岁青少年牙周2项指征检出率(1995年);农村居民的患病程度高于城市居民。在我国,农村牙周病的流行情况比城市严重,根据第二次全国口腔流调结果,除65~74岁组以外,12、15、18、35~44岁4个年龄组的牙石平均检出区段数农村均高于城市。这种情况与受检人群口腔卫生状况有关。12、15、35~44这3个年龄组中软垢指数记分为5的???分率,城市分别为38.56%、29.35%和29.69%,农村分别是42.95%、32.97%和44.12%,由此可见,不论城市还是农村,所有年龄组软垢指数都较高,同时,农村均高于城市。;表5-7-8-3全国城乡青少年牙周2项指征检出率(1995年);某些牙龈炎或牙周炎几乎所有的国家70%以上的成人普遍会受到影响。

过去对牙周病的理解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患病率与严重程度均较高,而发达国家较低。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情况并非如此绝对。虽然一般说来牙龈炎在发展中国家更普遍,那只是因为口腔保健工作差,但是牙周炎的情况就不一样。WHO全球口腔资料库的资料表明严重牙周病的患病率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没什么不同,几乎所有的人口都在7%~15%的范围内。当然由于资料收集的方法不同,这种陈述必须谨慎。;表5-7-8-4几个国家15-19岁组牙周状况(WHO);炎症牙龈:

鲜红或暗红色

牙龈松软肥大

松软脆弱

缺乏弹性;口腔流行病学

;学习目标;目录

content;;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牙科公共卫生学的发展,人群中的牙病不但得到控制,且预防工作的开展逐年有所提高。首先是青少年、儿童的龋病,牙龈炎患病情况持续下降,然后扩大到成年人。;据1985年美国成年人口腔健康抽样调查资料,检查18~19岁青少年2个象限牙的牙周组织,每颗牙检查2个部位,结果只有5.4%的部位患牙龈炎,23.7%的部位有牙石;检查3720名35~44岁的工作人员,只有5.7%的部位患牙龈炎,35.6%的部位有牙石,22.4%的部位有牙周附着丧失,由于美国对龋病、牙龈炎的预防工作已取得较大进展,目前美国牙医协会的主要精力已放在牙周病,口腔癌与艾滋病的防治研究工作上。;许多疾病的发生与控制,除了生物学因素外,还受心理、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医学模式发生了转变。

控制口腔疾病的最好的办法不是医疗服务,而是良好的社会经济状况、积极的口腔健康教育、适宜的口腔卫生保健和必要的口腔卫生措施。

国内学者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构造了口腔保健的软科学决策模型,得出了牙周病等的宏观防治对策。口腔卫生保健措施排序:①认真刷牙,②“三三三制”刷牙,③纠正错误的口腔卫生观念,④戒烟,⑤减少危害口腔卫生的药物,⑥反对不良的口腔习惯,⑦倡导口腔保健运动等。;牙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