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693-2024生牛乳滋气味管控技术规范》.docxVIP

《DB15T 3693-2024生牛乳滋气味管控技术规范》.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7.100.01

15

CCSX16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3693—2024

生牛乳滋气味管控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asteandodorcontrolofrawmilk

2024-10-25发布

2024-11-25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工商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吉雨、王亮、许红岩、李俊良、张彩霞、宋志强、张彬、张吉明、陆江、张娟、

苏玉芳、艾娜丝、王娜、谢跃博。

生牛乳滋气味管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牛乳环境异味管理、细菌异味管理、化学异味管理及生牛乳滋气味检测方法等技术要

本文件适用于奶牛养殖牧场。

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16291.1感官分析选拔、培训与管理评价员一般导则第1部分:优选评价员

NY/T14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

NY/T1172生鲜牛乳质量管理规范

DB15/T483机械化挤奶设备清洗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生牛乳滋气味rawmilktasteandodor

生牛乳通过适当热处理后,通过嗅、尝,嗅觉器官、味觉器官所感受到的感官特性。

4

生牛乳环境异味的管理

牛舍每日清粪不少于2次,保持牛舍通风,无明显异味;卧床垫料填充每周不少于1次,保证牛体卫

生合格率90%以上。不宜在牛舍中开展挤奶操作。

挤奶厅环境中不应放置挥发性、刺激性气味的饲料、原料、消毒剂、杀虫剂、柴油等。

挤奶厅、储奶间周边不得出现牛粪堆、渗水坑等污染源。积水井不应设置于挤奶厅、制冷间内;下水

道、排水沟及时清理,无不良气味释放,挤奶厅橡胶垫底部无粪污蓄积。挤奶厅内部应保持良好通风,无

异味。

与生牛乳接触设备、橡胶管件材质应符合食品级要求,橡胶管件无老化、黑化、皱裂或破损现象。

制冷罐搅拌电机应使用食品级润滑油,每日设备清洗后观察有无泄漏现象。

挤奶过程中使用的药浴液浓度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配制,药浴后,应使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

进行擦拭,保证乳头和乳区无药浴液残留。

5

生牛乳细菌异味管理

设备清洗按照DB15/T483相关要求执行,与生牛乳直接接触的管路内无明显水残存、奶垢、无肉眼

可见的脏物、异物,无异味。

确保挤奶开始2h内生牛乳制冷至8℃以下且挤奶结束2h内生牛乳制冷至4℃以下,贮奶设备安

装温度显示装置,误差不超过±1℃。生牛乳宜在36h内加工。

运输罐材质应符合食品级要求,保温性能良好,拉运生牛乳前应保证清洗液无残留、感官气味无异

常、涂抹结果合格。ATP表面荧光检测仪法依据产品说明判定。

6

生牛乳化学异味管理

饲料质量管理

6.1.1奶牛不应饲喂发霉、变质、霉菌毒素超标的饲料,合理使用油脂类等饲料。

6.1.2应对饲料原料、TMR日粮进行霉菌毒素检测,呕吐毒素阈值不宜超过1000μg/kg。

6.1.3青贮丁酸含量大于0.2%时降低新产牛日粮中青贮用量,每头新产牛每日青贮使用量不宜超过15

kg,高产牛青贮使用量不宜超过20kg。

6.1.4啤酒糟等发酵类饲料坚持少进、勤进原则。存放区域应凉爽、避光,尽可能密闭保存。

牛群健康管理

6.2.1应及时发现新产牛临床酮病,隔离治疗,新产牛酮病发病率较高时,需要从配方、饲养管理等环节

进行改善。

6.2.2新产牛群应注重围产期管理,避免因能量负平衡而导致的代谢疾病。

6.2.3围产前后期日粮配方调整淀粉梯度差应不大于7%,缓减日粮营养变化梯度过大引起的新产牛腹泻。

6.2.4奶牛营养搭配均衡,对易引起奶牛腹泻的原料应合理使用,预防营养性腹泻。

6.2.5应及时发现奶牛隐性乳房炎,并隔离治疗。

应激管理

6.3.1不应大规模调群,3d内调群牛占比建议小于20%。

6.3.2牧场免疫、修蹄宜小群进行,每日不宜超过泌乳牛群的20%,减少牛群应激。

6.3.3饲料及原料过渡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过渡周期不少于7d,青贮过渡

文档评论(0)

小狐狸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312413300004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