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提升作业六十六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docxVIP

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提升作业六十六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十六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40分钟60分)

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在前一关系上的主张的是 ()

A.民贵君轻 B.君主受命于天

C.制天命而用之 D.天下为主、君为客

【解析】选C。荀子主张在天人关系上“制天命而用之”,故C正确;其他三项均是君民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

2.(2020·淄博模拟)《论语》中,孔子门徒在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上多有分歧;孔子死后,“儒分为八”。这反映出当时儒学的特征是 ()

A.思想内涵的丰富性 B.核心理念的多样性

C.治国措施的深刻性 D.传播阶层的广泛性

【解析】选A。“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具有丰富的内涵,兼内在修身和外在事功于一体,孔子死后,“儒分为八”,表明他的弟子从不同角度继承他的思想,后来分为“主内”和“务外”两派,故A正确;“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B错误;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孔子弟子对儒学的继承,无法体现“传播阶层的广泛性”,排除D。

3.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对主要祭祀和尊奉对象的概括。这种提法始于战国时期的荀子,后来人们常把“天地君亲师”连成一句话,挂在厅堂中央供奉。这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 ()

A.主张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B.推崇天下为公、崇德尚贤

C.提倡道法自然、以人为本

D.强调天人合一、和谐共生

【解析】选C。祭祀天地,体现了崇尚自然,尊奉君、亲、师,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鬼神为尊奉对象,故选C;A、B在材料中没有充分体现,且不符合本题宗旨,排除;天人合一是董仲舒的主张,与题干中荀子不相关,排除D。

4.下表是两汉时期社会观念高频词汇统计表。对于该表分析正确的是

()

类别

关键词

出现频次

所占比例

社会伦理观念

仁、礼、信

17586次

46.53%

法治观念

法、刑

4648次

12.30%

财富观念

利、财、富

4765次

12.61%

公平公正观念

均、平

4427次

11.71%

道德观念

6367次

16.85%

A.主流价值儒学化 B.法家大行其道

C.重利轻义观盛行 D.伦理脱离政治

【解析】选A。根据图表可知,社会伦理观念所占比例最高,表明儒家思想在汉朝确立了正统地位,故A正确。

5.下表是魏晋至唐宋时期有关佛教的论述记载,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佛教 ()

记述

出处

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

东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

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唐代惠能《六祖坛经》

孝也极焉……以佛广之……孝其至且大矣

北宋契嵩禅师《孝论》

A.冲击了儒学地位 B.日趋世俗化

C.受到理学的批判 D.呈现中国化

【解析】选D。根据“助王化于治道者也”“孝其至且大矣”等内容可知魏晋至唐宋时期的佛教引入了中国传统的忠孝观念,呈现出中国化的特点,故选D;材料主要反映了佛教的中国化趋势,没有体现对儒学地位的冲击和受到理学的批判,排除A、C;佛教呈现出的是中国化而非世俗化特点,排除B。

6.春秋时期的老子认为,统治者必须顺应民意,“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谴责“以百姓为刍狗”的做法是“不仁”。战国时期荀子也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些反映了 ()

A.百家争鸣已经全面展开

B.儒家思想发源于道家

C.道家和儒家思想完全一致

D.民本思想在不断发展

【解析】选D。由材料中“以百姓心为心”“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可以看出,老子、荀子都主张注重人民,体现了民本思想的发展,故D符合题意;材料信息体现不出百家争鸣全面展开,A不符合题意;儒家学派与道家学派属于不同的派别,并非儒家思想发源于道家,故B、C不符合题意,排除。

7.日本学者西嶋定生在《东亚世界的形成》一文中说:“东亚世界是以中国文明的发生和发展为基础而形成的,随着中国文明的开发,在那里形成以中国文明为核心而自我完成的文化圈。”材料中的中国文明为核心的文化圈主要指的是

()

A.君主专制 B.民主共和

C.法家思想 D.儒家思想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对外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东亚文化的认识。据所学可知东亚文化的形成是在汉代,而汉代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所以材料中的中国文明为核心的文化圈主要指的是儒家思想,故D正确。

8.

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法国著名油画家布歇此时绘制了中国风作品——《中国捕鱼风光》。这幅油画反映出 ()

A.“西学东渐”成果斐然

B.启蒙运动汲取东方营养

C.“中学西传”成为主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oyoce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年轻人,不能太心急。稳打稳扎才能脚踏实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