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精神分裂症 Sc.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神经症。SCH.的早期类似神经症表现。神经症有自知力,主动求治,无精神病性症状。5、人格障碍。无精神病性症状,有一个固定的生活、行为模式。6、偏执性精神障碍。有系统的妄想,内容有一定的事实基础,对事实片面的评价和推理。六、治疗㈠药物治疗:不论是首发或复发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㈡非药物治疗1、心理与社会干预。健康教育、工娱治疗、心理社会干预应贯穿治疗的全过程(全病程治疗)2、物理治疗:MECT、胰岛素治疗。药物治疗不佳和/或有木僵违拗、自杀、攻击冲动者,可以单用或合用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治疗方法的历史回顾欧洲中世纪的驱魔疗法、中医治疗、迷信巫术20世纪初期的心理分析治疗1918年发明发热疗法1920年Sch实施白质切除术1933年开展电休克治疗1937年进行胰岛素休克疗法1952年氯丙秦治疗的问世(里程碑意义)1960年以来,“典型”氯氮平的出现1990年,利培酮、奥氮平等“新型”药的出现治疗史是人类对精神分裂症认识的历史。㈠药物治疗:1、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原则:需长期全程治疗,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①一旦确诊,即开始药物治疗;②以单一用药为宜;③个体化用药;④从小剂量起始,根据病情和药物特性掌握药物滴定速度。⑤足量足疗程治疗;⑥定期认真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积极调正治疗方案⑦一般情况下不能突然停药2、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D2受体阻断剂,主要药效作用为D2受体阻断作用,起到抗精神病效果,及引发相关不良反应。α1、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毒蕈碱能M1受体、组胺H1受体等阻断作用,与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相关。适应证:(1)控制幻觉、妄想、思维障碍、行为紊乱、激越、紧张症候群等具有明显疗效。对阴性症状及伴有抑郁症状疗效不确切。(2)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障碍及伴发精神症状的心境障碍、偏执障碍及伴发精神症状的心境障碍,谵妄和痴呆伴发的行为精神障碍,继发于躯体疾病,物质依赖等的精神症状,儿童期相关障碍。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临床应用的局限性(1)不能改善认知功能。(2)对阴性症状作用微小,并可产生继发阴性症状。(3)约30%患者的阳性症状不能有效缓解。(4)引发EPS和TD的比例较高。(5)由于上述,影响患者用药的依从性。(6)药物对患者工作能力改善不明显。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临床药理作用特点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5HT2/D2平衡拮抗剂;(1)药物具有较高的5-HT2受体阻断作用,(2)中脑边缘系统的作用比对纹状体系统作用更具有选择性。(3)临床作用谱广,引发EPS比率较小或不明显。(4)目前已在我国上市的药物包括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作为一线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氯氮平主要用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可能诱发粒细胞减少。不作为一线抗精神病药物使用。

3、药物治疗程序与时限:

急性期治疗≧6周巩固期治疗3~6个月维持期治疗1年以上急性期治疗的目标⑴缓解主要症状,争取临床缓解⑵为恢复社会功能、回归社会作准备⑶预防自杀、冲动行为的发生⑷将药物不良反应降到最低,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巩固期治疗目标

⑴预防症状复燃。⑵促进回归社会。⑶控制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或强迫症状。⑷预防自杀。⑸控制和预防长期药物不良反应:嗜睡、乏力、口干、便秘、HR过速、Eps、TD、溢乳、闭经、体重增加、糖脂代谢障碍、EKG变化等肝功能损害、粒细胞减少、药疹维持期治疗的目标(1)酌情调正剂量,把握预防复发的剂量,尽可能不更换药物。(2)疗程酌情而定,一般不少于2~5年。(3)治疗场所:家庭(门诊)、社区。(4)加强心理治疗,争取社会支持。4、合并用药:

⑴伴焦虑、抑郁

⑵疗效不佳时,合并不同种类的药,MECT

⑶增效剂:情感稳定剂、BZD5、安全原则:用药之前、之后检查血常规、心电图、肝功能等,对比和分析、处理。(二)心理与社会干预1、行为治疗(社会技能干预):可以改进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2、家庭干预:家庭支持、家庭康复治疗、心理健康教育。3、社区康复:社区康复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004511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