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跟师学习总结(精选11篇).pdf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跟师学习总结

中医跟师学习总结(精选11篇)

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已经结束了,回顾过去的学习过程,倍感充

实,收获良多,这时候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学习总结了!那么学习

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医

跟师学习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医跟师学习总结篇1

学习中医学已有半载,总觉得这门学科有种朦胧美,博大精深。

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结合生活实际融深奥医理于浅显地生活常识

当中。中医基础理论重于思辨、抽象、实践性强,但弱于直观、具体、

可操作性差。因此,在学习中,注意结合自己既往的文化知识及生活

常识进行理解,常常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联系夏天长期在河水中浸泡的石头或其他物体的表面所生苔

藓形状为例,来理解滑腻之性状,说明舌苔滑腻与水湿的关系,并由

此理解湿性粘腻的致病特点。结合既往临床实践,融抽象理论于常见

病证之中。如人体皮肤受凉之后,可见恶寒、无汗,鼻塞流涕,胸闷

咳嗽等感冒症状,中医给以宣肺解表药物治疗后,感冒痊愈。以此说

明肺主宣发、开窍于鼻、在体合皮的医学道理。

也发现这门学科跟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在其发展过程当中也不断吸收外国文化,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

记载的一些中草药,大都原产地都不是中国,足以证明这一点。然而,

提高中医素质,中医从业人员必须有过硬的基本功。要打好基本功应

具备以下三个步骤:

中医的临床工作分为识病、辨病、立法、处方、用药五大环节,

最终必须落实在方药上。如果没有精确的处方,绝对不会有好的疗效。

故中医历来视汤头、脉诀、药性赋为启蒙“三件宝”。“汤头”即

“方歌”。中医素以清代汪昂的《汤头歌诀》为蓝本,并以《医方集

解》辅行。要求“汤头”必须熟背至信手拈来的地步,临床方可应用

自如。“脉诀”是指脉学方面的歌诀。现以李时珍《濒湖脉学》流行

最广,然李中梓《诊家正眼》似乎更切实用,故云脉必“二李”。当

然有精力多读几部更好。诸如:《四诊抉微》、《脉诀汇辨》、《脉

理求真》等。《药性赋》是民间流传多年且影响极大的入门读物,浅

显易懂,朗朗上口,确实对初学用药可具初步轮廓。尽管有些内容已

不合时代的要求,但仍为广大中医所喜爱。除上述“三件宝”外,不

可忽略的就是“针灸歌赋”。众所周知,针灸是国粹,是中医走向世

界的“利器”。要想学好针灸,熟诵歌赋是必备的基本功。诸如:十

四经循行、主病、穴位分寸歌、标幽赋、金针赋、通会指要赋、流注

指微赋、胜玉歌、玉龙歌以及十二经子母补泻、流注八法等方面的歌

诀均应熟背如流。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以上第一步功

夫,属中医的“背诵功”。

基础功:学好古文、医史及文献

背诵功之后的第二步功,就是加强古文和医史的学习。古人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华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给后人留

下了辉煌灿烂的中医文化,不愧是伟大的宝库,等待后人去努力发掘。

而这些文献均是用古文写成。若不在古文上下工夫,势必很难理解。

如文字的构成、词汇的衍变、语法的差异及古代文学常识、古天文学

知识等等均需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学习医古文非常困难。

文言文学得好,犹如与古人相与对坐应答,能进行跨时代的交流,

也乃人生一大快事,而且学好古文是打开中医药宝库大门的钥匙。故

第二步功夫首先必须“学好古文”。

任何事情,任何学问都有一个发展过程。所以不管学什么都必须

了解本门的发展史。搞政治要学政史,搞文学要学文学史。当然中医

也不例外,也应学好医学史。只有学好医学史,才能了解各朝各代的

名医、名著及其学术观点,也就是说要了解这些名医名著是在何等历

史背景和客观条件下形成的。同时也应了解前世名医的奇闻逸事。譬

如:朱丹溪三十岁学医,三十五岁就能临证而成大家。叶天士十四岁

学医,先后师从十七人等。这对一个中医的学习和成长均有一定的启

发。然而今人视学史为多余,似乎与临证无关,实属大谬。

学古文具备了读古书的能力,学医史明确了读古书的取舍,在选

书读书过程中,自然不会陷入歧途。同时还要博览历代医家的医论、

医著、医案,对历代医家的成果有一个框架性得了解,对学术理论的

构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故第二步功夫为“基础功”。

构架功:精读古典医籍

要想学好中医,则必须精读一些古典医籍,如《内经》、《难

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温热经纬》、

《神农本草经》、《医学心悟》等。

文档评论(0)

150****215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