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北省沧州市大鲁道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2021-2022学年河北省沧州市大鲁道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1-2022学年河北省沧州市大鲁道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丽”的范畴处于较高位置,并在其自身的历史流变中积淀了深厚的美学内涵,具体而言,可分为三个层面:文辞之丽、情思之丽和生命之丽。

文辞之丽是“丽”范畴的最基本特征,它是“丽”的表层内涵,古典文论中的“丽”多取此义。如《汉书?艺文志》云:“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闳衍之词,没其风谕之义。”此“丽”即文辞的华丽,但因西汉诸家之赋多缺乏真情实感,固其文侈丽,实为文病。情思之丽是“丽”范畴的深层内涵,它决定着文辞之丽的成败。《文心雕龙?情采》云:“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作家之文只有本乎真情,发乎性灵,其文才能美丽自然。故北宋范温的《潜溪诗眼》云:“巧丽者发之于平淡,奇伟有余者行之于简易。”文辞的巧丽正是情感自然而然流露的结果,虽看似平淡却丽美无比。然而,无论是文辞之丽还是情思之丽,都是人的生命之丽的外化。生命之丽才是文学艺术具有审美价值,并得以长久流传的内在根源。

中国古人因信奉“天人合一”,多注意从自由的生命活动的基点上考察文学,从而为自己建构起一个整体的、本体空灵的且先于逻辑的生命世界。“丽”正是这个生命世界的审美表征。《易经》云:“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虽然我们从词义的角度讲“丽”是附着、依附的意思,但如果我们从审美形象上看,日月星辰悬挂于天,百谷草木植被于地,这不正是天地万物的生命状态之所在吗?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云:“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人的体貌之丽不也正是人的生命力之充盈流溢的表现吗?当古人把“丽”引入文艺批评领域时,“丽”实质上正是主体驰骤扬厉的生命精神的艺术显现。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丽”范畴会成为魏晋六朝美学的核心范畴。“丽”正是魏晋士人在自我觉醒后高扬的个体生命力的审美表现,是人的精神的艺术化。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中国文化中,生命之丽的状态是一种无拘无束的精神自由的状态,它是古代士人阶层的理想人格的本质特征。这种自由状态可以从艺术和人生两个方面显现出来:就艺术而言,它表现为对一切艺术法则的摈弃,在情景交融、主客冥一的艺术意境中感受主体心灵的净化,体验宇宙生气之跃动,这也正是中国艺术之“丽”的中核;就人生而言,它表现为对一切名教伦理的解构,在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心灵世界中寻求个体精神的解放,领悟万物生命之自由,这也正是中国文化之“丽”的内质。综合上述对“丽”的审美内涵的分析,一言以蔽之,“丽”正是生命力之自由的感性显现。

(节选自胡碟《古典美学范畴中的“丽”》,2011年12月版)

1.下列关于“丽”的内涵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丽”的美学内涵包括文辞之丽、情思之丽和生命之丽三个层面。

B.“丽”的美学内涵早已存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其范畴也一直处于较高位置。

C.从生命之丽到情思之丽,再到文辞之丽,是“丽”由内向外表现的一个过程。

D.“丽”其实是人的生命力的一种无拘无束的精神自由的状态的感性显现。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古人心中的生命之“丽”,是整体的本体空灵的且先于逻辑的生命世界的审美表征。

B.中国古人信奉“天人合一”,表现为在考察文学时注意人的自由的生命活动。

C.引用《易经》中的“日月丽乎天”等句重在说明“丽”是附着、依附的意思。

D.生命之丽的状态是一种无拘无束的精神自由状态,是人类理想人格的本质特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最打动人的并不是它所用的艳美文辞,也并非它所写的真假人情,而是它高扬人性的觉醒。

B.因为中国古人信奉“天人合一”,所以,在建构自己的生命世界时是不讲究逻辑的,却强调物我两忘。

C.我们倡导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之意义,是与“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所展现的景象相符合的。

D.“丽”是生命力之自由的感性显现,由此得知,可用一个词来概括中国文化之“丽”的内质,那就是“自由”。

参考答案:

1.B???2.A???3.B

1.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关于‘丽’的内涵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B项,“丽”的美学内涵,是在其自身的历史流变中积淀的,而“‘丽’的范畴处于较高位置”。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准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能力。B项,说法绝对,中国古人信奉“天人合一”并非只在考察文学之时;C项,引用此文句意在说明生命之丽包括天地万物的生命状态;D项,应是“是古代士人阶层的理想人格的本质特征”。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

文档评论(0)

183****977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