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二章 动物的类群【B卷·拔高卷】(含答案解析).docx

第二单元第二章 动物的类群【B卷·拔高卷】(含答案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从细胞到生物体

拔高卷·培优专享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的是()

A.日本血吸虫 B.蝴蝶 C.海葵 D.鱼

【答案】C

【分析】腔肠动物结构简单,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如海蜇、海葵、水螅。

【详解】A.日本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A错误。

B.蝴蝶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B错误。

C.海葵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C正确。

D.鱼属于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D错误。

故选C。

2.下列不属于鸟类适应于飞行的主要特征是()

A.身体呈流线型 B.前肢特化成翼

C.卵具有坚硬的卵壳 D.有发达的胸肌

【答案】C

【分析】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是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详解】A.身体呈流线型,减少空气的阻力,利于空中飞行,A不符合题意。

B.前肢特化成翼,翼是鸟类的飞行器官,B不符合题意。

C.卵具有卵壳能够起到保护和减少水分散失的功能,与空中飞行无关,C符合题意。

D.发达的胸肌有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下列生物中,不属于鱼类的是()A.中华鲟 B.鲸鱼 C.海马 D.鲨鱼

【答案】B

【分析】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详解】A.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A不符合题意。

B.鲸鱼虽然生活在水中,但是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B符合题意。

C.海马虽然形状不像鱼,但有鱼的特征,有鳍,用鳃呼吸,靠鳍摆动前进,终生生活在水中,属于鱼类,C不符合题意。

D.鲨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将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它不会窒息而死,原因是()

A.可以通过胸腹部的气门,使空气中的氧气进入体内

B.可以通过表皮进行呼吸

C.蝗虫可以长时间不呼吸

D.可经口吸收水中的氧气

【答案】A

【分析】在蝗虫胸腹部的左右两侧有一些小孔是气门,为气体进出蝗虫体内的门户,而在蝗虫体内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气管。

【详解】A.蝗虫作为节肢动物的一种,其呼吸方式是通过气管进行的。而气门,作为气体进出的门户,位于蝗虫的胸腹部。因此,即使蝗虫的头部被浸入水中,只要胸腹部的气门保持在水面以上,它仍然可以通过气门吸入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正常的呼吸作用,A正确。

B.蝗虫作为陆生节肢动物,其表皮并不具备直接吸收氧气的功能,B错误。

C.蝗虫需要进行吸收氧气,以进行呼吸作用,获取能量,维持生命活动,它不能长时间不呼吸,C错误。

D.蝗虫是陆生生物,其呼吸方式是通过气管进行的,而不是通过口吸收水中的氧气,D错误。

故选A。

5.沙蚕没有发达的骨骼,但也能灵活运动,主要原因是(????)

A.身体分节 B.体表有黏液

C.有刚毛和疣足 D.肌肉发达

【答案】A

【分析】在动物的进化过程中,从环节动物开始身体出现了分节现象。动物的身体分节可以使动物的运动更加灵活,更有利于适应环境。

【详解】A.沙蚕作为环节动物,其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这种分节的身体结构不仅增强了其运动的灵活性,还使得沙蚕能够在不同环境中适应并灵活应对各种运动需求。在运动过程中,沙蚕可以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以及体表的刚毛和疣足的配合来完成各种动作。身体分节使得这些动作更加协调和灵活,A符合题意。

B.虽然沙蚕体表有黏液,但这并不是其灵活运动的主要原因。黏液主要起到保护和润滑的作用,有助于沙蚕在湿润环境中保持体表湿润并减少摩擦阻力,B不符合题意。

C.刚毛和疣足是沙蚕的辅助运动器官。刚毛可以钉入土内或其他介质中,为沙蚕提供支撑和前进的动力;疣足则具有游泳和爬行的功能。然而,这些器官虽然对沙蚕的运动有辅助作用,但并不是其灵活运动的主要原因,C不符合题意。

D.沙蚕的肌肉发达确实为其运动提供了必要的力量支持。但是,单纯的肌肉发达并不足以解释沙蚕为何能够灵活运动。更重要的是其身体分节的结构特征以及肌肉与刚毛、疣足等器官的协同作用,D不符合题意。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中小学一线教师,熟知考情与学情,致力于提供优质文档资源,服务更多教师与学生。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