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件高二历史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件高二历史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指民族与民族之间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联系而形成的相互关系。指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世界近代中国当代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政策重点: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边疆管理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巩固;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特点与国际法产生的意义。难点: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二是民族关系和国家关系的区别与联系。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选必一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华夏认同观念,民族融合趋势华夏中心观半封闭的、内向型的地理区域各民族的内聚趋势多元文化走向一体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一)秦朝乌桓夫余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2、地方管理:1、中央机构设置: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在岭南(两广)地区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北方:军事南方:行政管辖典客:官名,秦、西汉初皆置,列位九卿,秩中二千石。掌接待少数民族等事务(内务)。典属国:官名,秦始置。掌管与少数民族往来的事务(外务),西汉沿之,秩二千石。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二)汉朝1、中央机构设置: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秦朝典客演变而来)2、民族关系或政策:(1)汉匈关系:和亲政策军事打击汉武帝时三次出击匈奴东汉初:南匈奴汉化,89年:燕然勒铭汉初(2)行政管辖:河西四郡西域都护府护乌桓校尉(3)屯戍政策:移民屯田(民屯)前119年70余万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军屯)

结合教材和视频分析“屯戍政策”的影响??抵御匈奴入侵。?降低了军费开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负担。?促进边疆开发。?推动民族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根据图片和【历史纵横】思考魏晋南北朝时期促进民族融合的途径有哪些?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和北民南迁少数民族建立政权,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三国、东晋、南朝南方不断得到开发民族迁徙民族交流、通婚杂居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汉化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经济开发与交流

(四)隋唐1、中央机构设置: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礼部司负责朝聘及册封主客司负责各族朝见事鸿胪寺负责宾客接待礼仪。◎《礼宾图》鸿胪寺官员东罗马使节高丽使节东北少数民族使节◎唐朝礼宾图1971年发掘的陕西乾县乾陵章怀太子墓墓道东壁壁画。图中三位唐朝官员正在接待东罗马、高丽使节与代表少数民族使者

(四)隋唐2、隋唐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1)隋朝战争: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册封:册封百越“岭南圣母”冼夫人为“谯国夫人”加强交流:三次派人抵达琉求隋设机构(因俗而治):边疆主要推行郡县制,但往往以边疆民族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

(四)隋唐2、隋唐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2)唐朝南北西北东北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加封南诏诸王,遣子弟入唐学习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唐蕃多次会盟玄宗册封大祚荣“渤海郡王”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怀仁可汗”唐A民族政策:

(四)隋唐管理措施2、隋唐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2)唐朝B.边疆管理:唐安南都护府北安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西北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东北安东都护府机构设置:南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都护府与都督府都护府是在边疆地区设置的特别行政机构,职责是“抚慰诸藩,辑宁外寇”,由唐朝派官员及士兵驻守。都督府是唐王朝在重要地区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需向朝廷缴税。军事打击设置机构册封和亲会盟概括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途径有哪些?

对归附的边族地区,唐朝创造性地实施宽松怀柔的“羁縻”政策。中央政府遵循“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原则,在内附各族部落中设置一种不同于内地的特殊行政区划,分为羁縻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四级。羁縻州的长官多由原先的部落首领担任,可以世袭,朝廷则颁发印信予以确认。部落首领保持其原有的称号与权力,统领原先的部众,自理内部事务,依照本族习俗生活,中央政府不加干预。——《大学中国史》依据材料,概括唐朝羁縻府州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作用:①加强对边疆的管理,有利于边疆的稳定;②促进民族融合;③促进边疆开发和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④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特点:①因俗而治;②部落列置州县,分级管理;③以夷制夷;④中央间接管理,加以节制。知识拓展:唐朝羁縻府州制度

自太宗平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