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VIP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程标准

学习要点

1.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2.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3.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一条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两个战场]正面战场、敌后战场。

[三大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

知识点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1.防御阶段

会战

时间

背景

结果

意义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至

11月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

毙伤日军四万余人;日军占领上海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太原会战

1937年9月至

11月

日军逼近山西太原

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太原失守

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战役

徐州会战

1938年1月至

5月

日军占领南京后,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

李宗仁指挥,在台儿庄歼敌一万余人

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武汉会战

1938年6月至

10月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驳斥“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

毙伤日军近四万人;武汉、广州陷落

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2.相持阶段

(1)第三次长沙会战

①背景: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

②时间:1941年12月开始。

③结果:取得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2)工业和高校内迁

①概况: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带着大量书籍和实验设备长途跋涉,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

②意义: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

正面战场

正面战场

正面战场是指中国人控制的连片国土与日军侵华推进线上日控区对峙交战而形成的战场。由于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的军队,因此一般也称其为国民党正面战场。

教材史料

阅读本目“历史纵横”。抗战期间高校内迁有何影响?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影响:保存了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批卓有成就的人才,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

知识点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1.抗战初期

(1)敌后抗日根据地

①上海、太原失守后,八路军、新四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②根据地军民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

③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

(2)在沦陷区: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抗日宣传,领导工人斗争,打击日本的殖民统治秩序。

2.相持阶段

(1)发动百团大战

背景

日军图谋以“囚笼政策”消灭敌后抗日根据地

特点

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目标

概括

1940年8月至次年1月,八路军发动105个团,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取得重大胜利

意义

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

(2)坚持团结抗战

①背景:1941年制造“皖南事变”。

②结果: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

(3)加强根据地建设

土地政策

减租减息

经济

建设

在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

政权

建设

在陕甘宁边区实行精兵简政;以“三三制”为原则,开始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

图解历史

两个抗战战场的关系

教材史识

阅读本目《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什么特点?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特点: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大都分布在省与省交界的农村地区。

知识点三东方主战场

1.背景

(1)1941年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

(2)1942年初,26个同盟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表现

(1)国内抗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海外华侨也积极抗战。

(2)协助盟军作战:给予盟军以战略上和资源、情报上的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