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课件(36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pdf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课件(36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pdf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课正确运用判断

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01

复合判断及其种类

一、复合判断及其种类

1.必要性:认识对象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仅仅依靠简单判断并不

能全面地反映对象的情况。这就需要运用复合判断。

2.含义:复合判断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它由联结词和支

判断两部分组成。

联结词联结词联结词

教材是育人的工具,不仅传递知识,更承载价值。

支判断支判断支判断

一、复合判断及其种类

3.复合判断的种类

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

等多个种类。

(1)有的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联言判断

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

(2)有的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选言判断

要么武松把老虎打死,要么武松被老虎吃掉。

(3)有的是对对象之间的条件联系加以断定——假言判断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课堂练习

练一练:指出下面判断分别是哪种类型的判断?

①每次读小说总使他激动不已:或愤慨,或讪笑,或焦虑。

复合判断选言

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合判断联言

③如果天下雨,那么地就湿。

复合判断假言

④自私不是美德。简单判断性质

⑤小明信任小华。简单判断关系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二、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联结项

1.联言判断的含义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

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2.联言判断的构成

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联言支。

联言支

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

①用来联结联言支的词项——联结项;

联结项②例如:“并且”、“既……又…..”、“不但……而

且…..”、“虽然…..但是…...”等;

③联言判断的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

知识拓展

(1)联言判断常用并列复句、递进复句、承接复句和转折复句表示。

例如:

①从门到窗户是七步,从窗户到门也是七步。(并列)

②他不仅是班长,而且是校学生会主席。(递进)

③他披上大衣,走到院子里。(承接)

④张强虽然不太聪明,但是很努力。(转折)

(2)当联言支的主项或谓项相同时,联言判断也可以用单句表示。

①主项相同:

“鲁迅是文学家,鲁迅是思想家”。——“鲁迅是文学家、思想家。”

②谓项相同:

“小刘是球迷。小赵是球迷。”——“小刘和小赵是球迷。”

例如,①小刘和小赵是球迷。联言判断vs关系判断

②小刘和小赵是同乡。

区别的方法是:将单句变成复句

①变成“小刘是球迷,小赵也是球迷”,句子成立。

②变成“小刘是同乡,小赵也是同乡”,句子不成立。

联言判断变成复句后,每个分句都成立;

关系判断变成复句后,两个分句都不成立。

因此,①是联言判断,②是关系判断。

探究与分享

小华读了某篇散文后,评论道:“这篇散文不但文笔生动,而且富有

哲理。”小浩读后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说它文笔生动我不反对,但

说它富有哲理实在谈不上。”小华反驳说:“你既然不同意我的观点,却

又承认它文笔生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小华的评论属于什么判断?联言判断

上述

文档评论(0)

乐毅淘文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113104600004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