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试题(1-7课)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卷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并将答题卡上的考号、科目、试卷类型涂好。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卷纸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不能写在试题卷上,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为公元前2900年中国部分新石器文化分布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的基础坚实 B.当时已进入邦国林立的国家初始形态
C.区域文明发展具有孤立隔绝的特点 D.中原地区文明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2900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中国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分布广泛,反映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特点,这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新石器文化遗址分布状况,未涉及各文明是否发展到国家初始形态,排除B项;“孤立隔绝”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中原地区文明与其他地区文明发展水平的对比,排除D项。故选A项。
2.西周时期,只有周天子才有权力发动战争,或者赐予诸侯发动战争的权力;春秋时出现“春秋无义战”“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现象。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分封制度的瓦解
C.宗法制度的解体 D.郡县制度的确立
【答案】B
【解析】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发动战争的权力逐渐下移,这体现了王权衰微的局面,也意味着诸侯权力上升,分封制度逐渐瓦解,B项正确;春秋时期尚未建立起中央集权体制,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分封制的破坏,而非宗法制度,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郡县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3.图1、图2所示分别为甲骨文中的“众”和西周中期金文中的“众”,其形态构成均为“日下三人行”,被认为是集体劳作的一种体现。这种集体劳作的制度基础是()
A.封建土地私有制 B.奴隶主土地私有制 C.封建土地国有制 D.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的集体劳作以井田制为制度根基,而井田制的性质属于奴隶主土地国有制,D项正确;封建土地私有制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排除A项;没有奴隶主土地私有制,排除B项;均田制是封建土地国有制,排除C项。故选D项。
4.西周时期楚王熊渠自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而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子囊则说“赫赫楚国……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 B.礼崩乐坏局面
C.儒家思想受诸侯认同 D.华夏认同增强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春秋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熊渠说他是蛮夷人,不用中原国家的号谥,而子囊认为楚国对南方诸国或安抚或征伐,使之归顺诸夏,这表明了楚国为华夏而战,并以华夏自居,体现了楚国人对华夏文明的接受与认同,D项正确;据所学,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割据,分裂趋势加强,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礼乐制度的情况,排除B项;据所学,儒家思想是春秋末年孔子创立,材料未体现受诸侯认同,排除C项。故选D项。
5.《中国通史简明教程》写道:“就思想领域来说,当时学派之多,争论问题之广,道理之深刻,空气之活跃,都是空前绝后的……百家争鸣的出现,是和当时历史环境相联系的。”这表明百家争鸣()
A.具有相同的政治诉求 B.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发展变化
C.具有相似的思想内涵 D.为平民和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基础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就思想领域来说,当时学派之多,争论问题之广,道理之深刻,空气之活跃,都是空前绝后的……百家争鸣的出现,是和当时历史环境相联系的”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经济和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系列因素导致百家争鸣的出现,B项正确;各学派思想政治诉求不同,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百家争鸣受当时社会经济和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靖波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docx
-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庐巢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译文及原文影印件.pdf
- 以卷带形式提供用于拾取放置制造电话-技术xc0900p 10s.pdf
- 专题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讲练-2016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测课通版.pdf
- 天与tomcat预习笔记.pdf
- 土豪培训必备十大奢侈科技产品.pdf
- 同等学力英语-专项课新阅读老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