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皇家园林中国古典园林
目录0102结语03皇家园林的造园特点皇家园林的发展总一、总说中国的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直到19世纪末叶的封建社会解体为止,在这三千余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风景式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的发展历程不同,它的发展表现为缓慢的、持续不断的演进过程。中国园林缓慢、持续演变的根本原因:一、经济上以血缘家族的地主小农经济为主题,工商业经济始终处于附庸的地位。二、政治上的君主集权,依靠封建礼制与官僚机构相结合的国家机器,有效地控制着全国的广大地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三、儒家倡导的以礼乐为中心的封建秩序、尊王攘夷的大一统思想,始终占着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生成期公元前11世纪——公园220年是中国园林的产生和成长期,主要包括殷、周、秦、汉。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成熟后期公元220——589年相当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589——960年相当于隋、唐时期。公元960——1736年相当于两宋到清初。公元1736——1911年相当于清中叶到清末。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时期划分阶段图
中国古典园林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按类型划分:
皇家园林皇家园林在古籍里面称之为“苑”、“囿(yòu)”、“宫苑”、“园囿”、“御苑”,为中国园林的三大类型之一。中国自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这一阶段,连续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帝王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皇权是绝对的权威。像古代西方那样震慑一切的神权,在中国相对皇权而言始终是次要的、从属的地位。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突出帝王至上、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也必然渗透到与皇家有关的一切政治仪典、起居规则、生活环境之中,表现为所谓皇家气派。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的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大内御苑离宫御苑行宫御苑皇家园林的构成:
皇宫后花园大内御苑离宫御苑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并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着的政治中心。近郊远郊
皇家园林如果从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修建的“灵囿”算起,到19世纪末慈禧太后重建清漪园为颐和园,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宫苑的建置。二、皇家园林的发展
殷商时期当时著名的皇家园林为周文王的“灵囿”,“灵囿”以自然树木花草为主,鸟兽充其间,并挖池筑台,供帝王贵族游乐狩猎,实际上就是狩猎园。
吴国姑苏台春秋战国时期
秦汉时期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在消灭六国、建立秦帝国以后,在都城咸阳大兴土木,建宫筑殿,其中所建宫殿中规模最大的就是阿房宫。
西汉宫苑汉武帝时期皇家造园活动达到空前兴盛的局面。西汉代表性宫苑:上林苑、未央宫、建章宫、甘泉宫、兔园等。上林苑——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
东汉宫苑东汉皇家园林称“宫苑”,有宫、苑之别。同时也有称之为“园”的。总的看来,东汉的皇家园林相对较少,但园林的游赏功能已上升到主要地位。
魏、晋、南北朝时期铜雀园三台示意图
仙都苑(在皇家园林历史上具有一定开创性意义)规模宏大,总体布局象征五岳、四海、四渎,是继秦汉仙苑式皇家园林之后的象征手法的发展苑内建筑物的名称包含形象丰富
唐代大明宫复原图大明宫平面图隋唐时期皇家园林集中建置在两京(长安、洛阳),两京以外的地方也有建置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远远超过魏晋南北朝时期。
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西距西安30公里,南依骊山,北临渭水,是以温泉汤池著称的中国古代离宫,周、秦、汉、隋、唐历代统治者,都视这块风水宝地为他们游宴享乐的行宫别苑,或砌石起宇,兴建骊山汤,或周筑罗城,大兴温泉宫。华清宫
九成宫隋朝原名仁寿宫,唐太宗改其名为九成宫与华清宫齐名的离宫御苑建筑顺应自然地形,因山就势规划设计能够谐和于自然风景而又不失共同的皇家气派唐代以九成宫为主题的诗文绘画对后世影响很大,九成宫几乎成了从宋代到清代怀古抒情之作的永恒题材
元明清时期元代皇家园林均在皇城范围之内,主要的一处即在金代大宁宫的基址上拓展的大内御苑,占去皇城北部和西部的大部分地段,十分空旷,尚保留着游牧民族的粗犷风格。
元代万岁山主体是开拓后的太液池,池中三岛南北一线,“一池三山”,最大的万岁山,山上建广寒殿,为岛上最大的一幢建筑。此外还有一处特殊的水景,是效仿垦岳的。另两岛为“圆坻”、“屏山”,“圆坻”为夯土筑成的圆形高台,上建仪天殿,北面为通往万岁山的石桥,东西架桥连接太液池两岸;屏山最小,上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