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5课。《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课的要求是: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本课共三个子目,即:“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和“瓜分中国狂潮”,主要讲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过程及影响。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华进入以“资本输出”和“瓜分”中国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中国半殖民化的程度大大加深。此后,实业救国、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各种救亡图存的抗争活动迅速高涨,中华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甲午中日战争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养成了查找、搜集资料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参与意识强,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较弱,理性的思考、分析、归纳概括能力不足。教师要从感性知识入手,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教材、分析史料,将对战争前因后果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论从史出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如何以史为鉴,引导学生理性看待中日关系也是本课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了解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知道《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三国干涉还辽和“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以启发和讨论探究为主,运用史料分析问题,从中日两国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分析历史的能力和唯物史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内容。
难点:《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门户开放”的实质和影响。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法制晚报》甲午遗证报道组关于“定远号”的报道:
在威海卫保卫战中被日军鱼雷艇击中搁浅的“定远号”在最后沉没后,于1896年被日本民间打捞出水,其舵轮竟被改装成咖啡桌。
定远舵轮咖啡桌是甲午战争遗证之一。现存于哥拉巴公园。
教师设问:两甲子匆匆而过,但历史并未走远,甲午一役,烙在中国人身上伤痕清晰可见、深可见骨,在威海卫战役中沉没的“定远号”于1896年被日本打捞出水,舵轮被改装成咖啡桌,保存于哥拉巴公园。当年日军的“战利品”在日本并不难觅。面对这些“甲午遗证”,你想说些什么呢?(参考答案:这些物品在日本的存在,是中国人耻辱的象征,是日本侵华的有力罪证;它们是时刻敲醒我们的警钟,是我们必须铭记的历史……)
(过渡)那么今天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时期,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感悟“历史,到底留给了我们什么”。
(设计意图)材料从“甲午遗证”说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预设、自学】
1、学生根据以前的学习内容预设本课会学到哪些知识——教学目标(原因、经过、结果、影响)。
2、学生带着教学目标自学教材,并在重要知识点处做标记。(注意图片与小字部分)
3、两分钟小组交流自学所得。
(设计意图)完成知识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认识历史史实的方法。
【讲授新课】
(一)海防角逐——战起原因
1、背景:
(教师讲述)19世纪初,中国与日本都实行着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两国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步伐,并都遭到了来自西方殖民者的入侵,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日美《神奈川条约》,充分的印证了“一个有海却没有海权意识的国家是注定要挨打的”这句话。之后两国政府迅速反应,做出自救运动,分别是中国——洋务运动(学生答),日本——明治维新。
(教师设问)(1)、你还记得洋务运动中,学过哪些重要的知识点吗?我们通过一则竞赛小游戏检查一下同学们的掌握情况。(两位同学上讲台参加游戏)
(2)、洋务运动进行的轰轰烈烈,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为什么这么说啊?(参考答案: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最终是失败的。)
(过渡)在李鸿章的指导之下,中国在19世纪80年代筹建了一支号称“世界第八、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就连当时的日本都表示“为我国所未有”。
2.原因:
(教师设问)北洋海军如此强大,日本为什么还要侵略,还敢侵略中国?(出示三则材料,小组合作分析材料、寻找答案)
材料一日本乃万国之本,要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明治天皇《亿兆安抚之宸翰》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答案)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定为其基本国策,而侵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 虎门销烟教案.docx
-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 南京条约的签订教案.docx
-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 南京条约的影响(1)教案.docx
-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 南京条约的影响教案.doc
-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5)教案.docx
-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 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影响教案.docx
-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2)教案.docx
-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 观念冲突下的产物——南京条约教案.docx
-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3)教案.docx
-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1)教案.docx
文档评论(0)